加载中…
个人资料
程老师
程老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56
  • 关注人气: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课设计《认 识 图 形》

(2016-08-08 17:50:47)
分类: 2015小课题-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设计《认 <wbr>识 <wbr>图 <wbr>形》程晓莹老师工作坊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课题

《认 形》

设计者

  

知识点

来源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设计时间

2016 5 3

录制方式

录屏

适用对象

一年级

教学环节类型

课前复习类 新课导入类 知识理解类 巩固练习类 知识拓展类

设计思路

     1.教学思路

立体图形是平面图形的重要的认知基础,通过设计“从立体图形得到平面图形”的操作活动,引入平面图形的学习,让学生在认识平面图形特征的同时,理解“体”和“面”之间的关系,体会“面在体上”。

2.与思维教学整合

在探究平面图形的特征活动中,我借助思维教学中的树形图,对学生的分类结果进行整理。不同分类标准下的树形图,让学生对平面图形的特征有了全面的认识。“面”和“体”的辨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为了能让学生能准确的理解,我将思维教学中的双气泡图引入数学课堂,通过直观的对比、形象的图示呈现,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本质。

 

教学过程设计

内容

画面

时间

片头

 

      出示课题:《认识图形》

 

1张幻灯片

16

正文讲解

 

一、认一认,回顾旧知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1、认一认:辨认四种立体图形,说出名称。

2、  结:这四种图形都叫做“立体图形”。

3、摸一摸:每个立体图形上都有平平的面,

初步感知“面在体上”。

 

 

 

2张幻灯片

 

 

 

 

29

 

 

 

二、做一做,把“面”请下来。

 

1、想一想:立体图形的表面是什么图形?

2、动画演示:依次出示四种立体图形,演示从立体图形中把面“请”下来的过程。

 

34

幻灯片

66

 

三、认一认,认识平面图形。

 

1、认一认:辨认“请”下来的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2、看一看:观察“请”下来的面的特点,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特征。

3、小  结:这四种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4、比一比:借助双气泡图,对比“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异同。

 

 

 

56

幻灯片

 

 

 

 

94

 

 

 

四、分一分,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

 

1、分一分:请学生对4个平面图形进行分类。

2、交流探讨:借助树形图,展示三种常见的分法,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分类标准,加深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3、比一比:运用双气泡图,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对比。

 

 

 

78

幻灯片

 

 

 

 

140

 

 

结尾(秒)

 

1、出示课后小练习。

2、出示片尾。

 

 

911

幻灯片

33

 

评价和反思

 

《认识图形》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的教学内容。是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四种简单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本节课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

由于平面图形比较抽象,需要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直观感知,在实践体验中逐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从立体图形中得到平面图形”、“给图形分分类”等实践活动中,体会“面在体上”,帮助学生体会从立体到平面的转换,进而理解面、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图形的特征。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探究平面图形的特征活动中,我借助思维教学中的树形图和双气泡图,通过直观的对比、形象的图示呈现,让学生对平面图形的特征有了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如:“面”和“体”、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了辨析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本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