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湖评三国演义之二:小说为何写刘备小时候要当天子

(2012-11-10 19:05:18)
标签:

李治亚

三国

文化

分类: 江湖评名著三国卷

江湖评三国演义之二:小说为何写刘备小时候要当天子

 

http://s16/mw690/7f230c8dtce2220ed099f&690

    刘备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你看当陶谦三让徐州的时候,刘备很淡定;当曹操问天下谁是英雄的时候,刘备很谦卑;可这不是刘备的本来面目,刘备小时候也很疯狂,他曾有过当天子的宏图大志。
    小说里写道: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家住本县楼桑村。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
    小说为何要做如此描绘:
    其一,刘备小时候有不平凡的志向,刘备是汉景帝的后人,小时候耳染目睹自己的祖先有许多传奇的故事,自然萌发出不同于普通人的志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小时候的刘备出语不凡,为今后的传奇故事频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其二,想摆脱贫困的家庭生活状况,古语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要想改变自己的生活面貌,当皇帝无疑是最迅速的方法。皇帝的生活当然什么都有,而且自己的祖先又曾经有过当皇帝的经历,当然小刘备不知道这句话在封建社会是犯忌讳的。
    其三,想孝顺自己的母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亲的早死,家庭的不幸,促使刘备小时候就想改变这个一穷二白的面貌,可惜自己无法改变惨痛的社会现实。尤其是刘备孤苦伶仃,很少有帮手,连兄弟姐妹都没有,无疑让刘备小时候感到很孤独,更想早一点让母亲生活得很幸福。
    其四,这才是大丈夫的刘备。正是因为早慧,较早的接触社会,刘备才能对当时社会作出更深刻的认识。家贫如洗,不甘堕落,对于相者的言语熟记于心,对于大桑树,也有不一样的理解。汉刘邦小时候看见秦始皇曾经说:大丈夫理当如此。此话和刘备这这句言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五,想以此博得别人的另眼相看。刘备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父亲又死的早,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得了扯他长大很不容易,可能也吃了不少苦,或许遭到了别惹得白眼,因此刘备小时候一心想与命争衡。
    这就是一个不平凡的少年刘备,尽管家里很贫穷,却有一颗不安分的心,男儿当自强,尽管天道不公,给了他一个不幸的家庭,却给了他一个远大的志向。正如有人说的:上帝在给他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又给他开了一扇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