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种子藏在哪里
(2011-12-16 21:52:05)
标签:
gb2312宋体果实种子的排列植物杂谈 |
分类: 优秀教案 |
大班科学:种子藏在哪里
设计意图: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秋天的果实真多呀:有苹果、有香蕉、有桔子、有梨子、有石榴、还有柚子等等。一次午后点心是水果橘子,孩子在吃橘子的时候发现了橘子的种子,都争先恐后的谈论我吃到几个种子,他们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而且秋天果实中的种子又是幼儿在生活中常见的,贴近幼儿的生活,与我班科学教育生活化的课题相符合,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
2.
3.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各类有种子的植物、果实等。已区分过的几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
2.每组一个小筐。若干小碟子,一块抹布,塑料小刀。
3.幼儿用书《种子的排列》
活动过程:
1.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植物或果实,教师引导幼儿寻找果实中的种子。
教师:小朋友带来了这么多的植物和果实,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带来的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鼓励幼儿说出它的名称及特征,教师出示相应的植物或果实)
幼儿:我带来的是苹果,它是红红的,圆圆的。
幼儿:我带来的是花生,它的外面是黄色的,里面是红色的,像只小船。
幼儿:我带来的是毛豆,它是绿色的,是圆圆的。
教师:今天我想用植物角里的南瓜给你们做南瓜饼吃,但我又想如果把南瓜吃了,明年想吃南瓜时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帮老师想想办法。(引发幼儿说出用种子种)
幼儿:去菜场买
幼儿:可以用种子种出来,明年我们就又可以吃到南瓜了。
教师:那么南瓜的种子在哪里呢?看看南瓜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和幼儿一起切开南瓜,找找南瓜的种子在哪里)
(环节评析:通过让幼儿先观察自己所带的植物或水果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再创设了一个贴近幼儿生活实际问题来引出主题—种子,符合幼儿学习特点和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其他果实的种子的生长部位
教师:你们带来的植物和果实,它们有种子吗?找一找它们的种子在什么地方?(幼儿自由探索寻找种子,并运用教师提供的塑料道具进行切割寻找种子)
幼儿:我找的是苹果的种子,是在苹果果的里面找到的,它是圆圆的,小小的。
幼儿:我找的是毛豆的种子,我是剥开豆荚找到的,它的种子是圆圆的绿色的。
幼儿:我找的是橘子的种子,我是在橘子的囊里找到的,它是白白的,小小的。
师幼小结:种子长的各不相同。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都不一样,种子真有趣!
(环节评析:当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又没有可以借用的工具时,幼儿往往会对操作材料不感兴趣甚至放弃,从而扼制了幼儿继续探究的欲望。因此,在本环节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可以切开果实的工具—塑料刀具,让幼儿通过辅助工具顺利的完成探索过程。)
3.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果实中种子的怎么排列的
教师:我们知道了有的种子是藏在果肉里的,有的是藏在果壳里的,他们在果实和植物里面是怎样排列的呢?(幼儿观察自己拨开的果实中种子的排列)
幼儿:我看到毛豆的种子是一颗挨着一颗排列的。
幼儿:我看到苹果的种子是抱在一起围成了一个圈。
幼儿:我看到玉米的种子是一排一排的。
教师:那让我们再来看看幼儿用书《种子的排列》中几种果实种子是怎么排列的。(幼儿观看幼儿用书)
师幼小结:我们发现不同的植物种子,其排列的也各不相同。有的一颗挨着一颗,有的对称排列,有的围成圆圈,还有的一排挨着一排,其形状像牙齿。
教师:你们会扮演一种植物的种子,学一学种子是怎么排列的?(小组合作学一学,并让其他组的小朋友猜一猜他们扮演的是哪一种植物的种子)
(环节评析:以幼儿玩游戏的动态形式结尾,做到整个教学环节动静交替,使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活动延伸:
教师:今天我们只探索了一小部分植物和果实的种子,在生活中还有好多植物和果实,请小朋友回家后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去寻找还有哪些植物和果实有不一样的种子,它们又在哪些部位?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内容源于幼儿生活和兴趣,能狗让孩子接受,让孩子发展,体现了 先“幼”后“师”,先“试”后“学”,先“放”后“收”的教学理念,能够放手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探索学习结果,体现了幼儿主体性的教与学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