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人的需求层次看育儿观念

(2012-03-01 15:50:03)
标签:

马斯洛

需要

层次

观念

尊重

育儿

分类: 幼儿教育

从人的需求层次看育儿观念


这两天莫名的郁闷,昨天上网看到女同学A说是要把两周岁的儿子送到农村老家,原来孩子一直是婆婆在她们家照看,现在婆家的嫂子要坐月子,所以婆婆要回老家一段时间。她们夫妻二人上班忙,没办法管孩子,只能让婆婆带着回老家。孩子还没断奶,虽说她也打算给断了,但还是没断,每天晚上孩子还含着奶头睡觉呢。今天晚上就走,她想婆婆带孩子回家后,自然的断奶。我告诉她:“断奶也要一步一步来呀,再说,带回老家相隔两千里地呢,孩子上火怎么办,水土不服怎么办?”她说:“没事,我婆婆就这一个孙子,不会亏待他的。我们上班忙,平时也是婆婆管他。”

 

还有一次,男同学B,他问我整天在家干什么,为什么还不上班,毕业后在家看孩子太浪费了。我整天在家还觉得有很多东西要学的,现在养个孩子不容易呀。后来我和他说起一本育儿书《孩子成长的黄金十年》,他说:“我每天忙的累死了,哪有时间看书呀,我和几个人合伙开了一家小公司,我老婆开店,我们的孩子早送回农村老家,让我妈看着呢。”

 

从人的需求层次看育儿观念

“你怎么还不上班呀?什么时候上班呀?整天在家多没意思呀?”最近我听到太多这样的话了,同学问,同事问、亲戚也问,我都有点烦了。为什么那么多父母认为看孩子没意思,看孩子不如上班好呢?为什么那么多父母而且是家里条件很不错的,宁愿把孩子送回老家,也不会花时间照顾孩子呢?为什么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只要孩子别饿着、别冻着、有人管,自己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忙自己的事业呢?

 

那些父母在考虑什么?我突然想到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从人的需求层次看育儿观念

1、生理的需要。对人类来说,这是最基本的需要,如衣、食、住、行等。

 

2、安全的需要。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要。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在的安全的需要,另一类是对未来的安全的需要。即是说,一方面要求自己现在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能有所保证;另一方面,就是希望未来生活能有保障。

 

3、社交的需要。包括友情、爱情、归属及接纳方面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因素包括自尊、自主和成就感;外部尊重因素包括地位、认可和关注或者受人尊重。

 

5、自我实现的需要。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

 

从人的需求层次看育儿观念


现在看看这两个有代表性的父母:

 

女同学A称她的老公是某房地产公司的副总,毕业后她们就全款买了一百多平的房子,后来又在天津按揭买的更大的房子,她说他们现在都忙着工作,没时间管孩子,本来生孩子的时候,她已经辞职了,生完孩子后,她又重新找份工作,说是在家看孩子太累,她是个事业型的女人,于是婆婆大老远的去给她带孩子,一去就是两年。现在婆婆回家伺候月子,她为了忙工作,让婆婆把没断奶的孩子带回农村老家,还说“没事,婆婆就那一个孙子,不会亏待他的。我们上班忙,平时也是婆婆管他。”

 

男同学B毕业后父母给在北京买的房子,08年奥运会前他老婆开了一个小超市,奥运会期间成本就收回了,他也和别人合伙开了公司。他们也是忙着挣钱,把孩子送回了农村老家。

 

从人的需求层次看育儿观念

 

女同学A和男同学B都是为了忙工作,忙事业没有时间管孩子的人。他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的需要肯定实现了。现在为了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努力,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已经实现了。

 

可是他们考虑孩子的需求了吗?在他们看来,只要让孩子吃的好,穿的暖就行了。这只是让孩子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了,连安全的需要都满足不了。一两岁的孩子,强行和父母分开,他们的安全感又从何谈起呢?

 

从人的需求层次看育儿观念


为人父母后,有人在马斯洛的五个层次需要基础上又增添了一项,育儿需要,而且放在金字塔的最底端,意思就是,不做什么,也得养育孩子。有些父母在孩子刚出生时雄心勃勃,把育儿当成了最基本的需要。现在看看,又有多少人已经把育儿需要放在了金字塔的最顶端了呢?是不是自己的一切需要都满足了,才发现自己还是孩子的父母,还有教育孩子的责任呢?

 

孩子从出生的那天起就是父母的责任,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成功之路上的绊脚石,而且,所谓成功,没有定论。金钱、地位、权利不一定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为人父母者,请多用点些时间陪孩子,多用点心思教育孩子吧。孩子不仅仅需要的吃饱穿暖,还需要更多父母的爱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