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南道一圈游”(2)--隐匿于韩国光州的历史人文美【韩国旅游·光州旅行】

标签:
旅游韩国旅游光州传统文化馆大麦饭 |
分类: ☆光州旅行 |
很多人初到韩国光州的游客,对光州的第一印象也许是一座并无什么特别之处的现代城市。其实不然,如果仔细寻觅,就会发现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依然保留着斑斑过去的痕迹。
在杨林洞里见到了很多有100年历史的韩屋以及最初接受近现代闻名的教堂和旧式民宅,包括100多年前的“土豪”李章雨的豪华宅邸。不过,在看到崔昇孝的家屋以后发现,“土豪”也可以很艺术。
在拐弯抹角以后,在一个不起眼的小胡同出现一个不起眼却显得雅致优美的大门。刚进入到门里,也就是传统韩屋的院子模样,但是转过房子,后面却别有一番天地,彷佛一下子掉落在世外桃源。
韩国的白南准是国际著名的影像艺术家,世界级大师,也是现代艺术大师,为这里做景观设计的这位颇有道骨仙风的老师就受到了白南准大师的影响,作品风格也有颇为相似。
这里预定于9月面向游客开放,老师正在忙于艺术品的创作,而那些艺术品就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园林树丛之中。由于要保护作品的隐私,无法对未完成的作品进行拍摄,更平添了几分好奇与期待感。
这里不是一眼便可以遍览的方方正正的庭院,那掩映在山坡及树丛间的小路和各个角落的阁楼,让人禁不住想要探索个遍,看看尽头到底是什么样,可似乎又永远找不到尽头,总是迂回蜿蜒在前方看不到的草丛里。
若是能拥有一座这样的宅邸该有多好,累了倦了就躲在其间,让自然的清新为身心治愈。
天然的泉水旁有一个储物架,上面摆满了腌制的各种果实,听说这还是主人的妈妈在世时制作的。昔人已逝,却留下了这香醇的陈酿。
到了光州,不得不尝的就是无等山大麦饭了。泡菜是光州五味之一,而这家店主人获得过泡菜制作的金奖。
无等山大麦饭是选取来自无等山地区应季的新鲜山野菜,加上甜辣得当的辣椒酱,再滴几滴芝麻香油,然后以勺子为主、筷子为辅来搅拌均匀。再用萝卜缨就着大酱和猪肉包着吃,猪肉和山野菜融合在一起,香而不腻,清香满口。
吃过午饭,沿着水边的小路慢悠悠地前往传统文化馆,一路上山清水秀,心情自然而然地轻松明快起来。
光州传统文化馆是一处可以充分领略南道传统艺术的空间,特别是许多被列入无形文化遗产的传统艺术,是宝贵的存在。仅仅从古色古香的建筑,也能嗅到浓郁的文化香气了。
教授茶道的老师曾为了学习茶道远赴中国,甚至拜读研究了“茶圣”陆羽的著作,获得了茶道的资格证书。那优雅的姿态和娓娓的讲授已经犹如呷了一口茶一般,清香沁入心脾。
自己的茶杯摆在最面前的位置,然后是客人或长辈的茶盏;倒茶之前先要用热水温茶盏,倒掉温盏的水也要依照先自己后客人或长辈的顺序,是为了始终使客人或长辈的茶盏保持温热;倒茶时要先给客人或长辈,而且不要一次斟满,来回三次以使所有茶杯里的茶能够浓淡均衡相宜……
品茶前要先用一些点心,再用茶进行辅助,品茶的顺序为一观色二闻香三品味。
甜糯的点心和清香淡雅的绿茶,以及不时穿堂而过的微风,让人惬意得不觉有些微醺。这时再听一曲抑扬顿挫、婉转低回的“盘索里”,真是穿越了一般。
这“盘索里”不同于起源于中国的茶道,而是土生土长的韩国传统艺术形式,但其歌辞却是中国的诗词。为我们演唱的老艺人非常真挚,为没有来得及换上表演的服装而向我们致歉,但歌声却丝毫不打折扣,即便听不懂歌词在唱些什么,也能从曲调及老艺人的动作表情中感受到一个动人的故事。
老艺人还嘱托我们将更多更深的韩国文化传播给中国人,希望中韩友谊地久天长。
老艺人深谙汉字和中国的诗词,写得一手漂亮的汉字,现场为我们默写出名篇佳作《枫桥夜泊》。
展示馆里陈列着韩国传统的乐器、家具以及春香的故事的发生地广寒楼的模型等,可一览宝贵的无形文化遗产。
韩国同样很重视庆典节日时的饮食排场。寿宴那后面堆砌的食物,堆得越高代表家族权势地位越高,越富贵。
婚礼用的饮食则与中国相似,也用红枣等来祝福新妇早生贵子、多子多福。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