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湿疹治疗的经验与体会

(2012-11-16 09:03:13)
标签:

杂谈

湿疹治疗的经验与体会

王连祥

[关键词]经验,体会,湿疹

湿疹因其病因复杂和患者可能具有一定的素质,往往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特别是一些顽固性湿疹,西医治疗难以取效。采用中医药治疗,如果辨证准确,用药得当,常常取得较好疗效。

1、湿疹在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症状表现不同,其病机亦有改变。发病初期风湿热邪客

于肌肤;病情进展,湿热蕴结于内,熏蒸于外,或血中毒热,此时多与心、肝有关;病情迁延,湿热留恋,湿阻成瘀,或血热郁结成瘀,致风湿热瘀并重之势;本病后期,风热伤阴化燥,瘀阻经络,血不荣肤或气阴两虚或血虚风燥。后二期多与肝、脾有关。

2、湿疹的治疗,以往以湿热证治甚多,事实上,内服药不应拘泥于清热利湿之剂,其他活血、散风、养阴之品,亦可随症灵活应用。一般来说,病程短者,湿热流窜肤腠是主要方面,治当利湿、清心导赤。病程长者,湿热化燥,伤阴耗液是主治的方向,法当养血、疏风、化湿。

3、从皮疹的演变辨别风、湿、热三邪孰轻孰重,是治疗湿疹选方用药的重要依据。如皮疹泛发、丘疹、鳞屑较多,自觉剧痒。治风治肺为先,药用荆芥、防风、苍耳子、蝉蜕、薄荷、桑叶、菊花等;若渗出浸淫,糜烂较重,并有越腐越痒的现象,治湿治脾为主,药用茯苓皮、苍术、生苡米、陈皮、冬瓜皮、茵陈、猪苓、泽泻、枳壳、赤小豆等;若丘疹、红斑遍及全身,抓破有少许渗血,治热治心为重,药用生地、丹皮、元参、栀子、红花、紫草等。对部分顽固瘙痒,用疏风、散风、搜风诸品,非但痒感不减,反而有加重趋势者,可酌加安神平肝熄风之品,如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夜交藤、石决明、生龙牡、代赭石等,常能获得良效。

4、湿疹的表现虽在皮肤,然病位根源则在中焦脾胃,脾胃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本病的症状轻重。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的脾胃功能逐渐增强,部分患儿湿疹发作有渐轻的趋势,这正是脾胃功能增强的缘故,因此脾胃功能贯穿于小儿湿疹病的始终,在治疗时切记要健脾养胃,调补中焦。

5、对一些慢性、久治不愈的湿疹,中医认为病已入络,可加用蜈蚣、全蝎等虫类药如络搜风。虫类药应用时如果入汤煎,则疗效不甚满意,每有药不胜毒之虞。故可将虫类药焙干研末冲服,此法每收良效。

6、对阴虚血燥生风之慢性湿疹,当慎用疏风解表之品。可用少许薄荷以佐之,至于加辛温疏风之品用于燥热之证,必动其血燥之风使燥热更甚而痒加剧。

在应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的同时,我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汲取前人的经验,在湿疹治疗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