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韦营地名的传说

标签:
文化 |
韦营,是地处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北部干旱山区的一个乡,距县城54公里,东邻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乡,南与甘草店镇接壤,西和清水驿乡相连,北与中连川乡相毗邻,总面积123平方公里,地形以山沟梁峁为主,平均海拔2040米,年均降雨量3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668毫米以上,常年干旱少雨,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条件差。经济以旱地农产品为主,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农业效益较低,农民基本靠天吃饭,生产、生活条件艰苦,是典型的特贫困山区。
这里自古是原始森林地带。传说,汉王朝西征军至此,辟林为寨而驻营,名“围营”。此“营”就是传说中的榆中的七十二营之一(也有传说,此“营”是明朝驻军时留下的)。
明朝时候,这里还是气候湿润,植被茂盛,有森林草地分布,期间有鹿、狼、狐狸、猞猁、穿山甲、黄羊等动物分布,有很多猎人到此打猎。其中,有一打猎为生的韦姓人定居于此,他以打猎、制革为生,繁衍生息,远近闻名。后“围营”演变为“韦营”, 韦营的地名便传承了下来。
据相关历史资料显示,此地,曾经是榆中境内的丝绸之路北线,由此经靖远、景泰前往河西走廊直至西域。
前一篇:榆中县黄家岔地名的传说
后一篇:榆中县鲁家沟地名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