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播文化知识,也负有将我国民间瑰宝传承与发展的责任,我们陕西本土民俗文化积淀深厚,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在学校开展独具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
我们沣东第六小学的皮影创客社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这是一个全新的社团,新的教室、新的学生连老师也是新的。新生事物的发展总会遇到很多挑战和困难,但是更重要的也拥有着旺盛的新生力量和无限的可能性。希望在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下,用我们一点微薄的力量去传播发扬博大精深的民俗瑰宝,让更多人关注身边的传统文化,接受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美的熏陶。
回想那一天,陕西华县皮影的非遗传承人“汪氏皮影工作室”的老师来到学校进行表演。在此之前,有些同学连皮影是什么都不知道,在当天的表演中老师表演了皮影戏“三打白骨精”、还一同介绍了手偶和木偶戏。




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阵阵掌声,大家兴奋极了觉得又好玩又好看,还上台参与了表演。对这些来自民间的老玩意产生了很大兴趣。就这样,社团招募到了第一批组员。
在社团活动中,同学们认真的学习了皮影戏诞生的历史知识,了解了皮影的制作工具、流程等,在理论基础铺垫完成后更是一同参与制作了皮影。一起看看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吧。


过稿:用针把各部位的轮廓和设计图案分别拷贝、描绘在皮面上。

与皮影老师交流制作方法



敷彩:雕刻好的皮影部件进行着色,颜料是在矿物质颜料中添加熬制的牛皮胶,便于色彩附着。









细心的你会发现,我们的社团名称是与“创客”相连的,这也是社团下一步要去探索的。让专业的皮影戏学习和创客教育产生联系,让传统民俗艺术和当代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工具相结合。
学校对教室进行装修,打造了从课程设备、教学系统到教学课程资源全套的“高科技”装备。在课程上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皮影戏舞台的搭建过程,在参与到各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到声、光、电等物理和工程结构的基本知识。发散思维拓展视野,培养学生团队组织协调的能力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体验科技带给教学的变革力量。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这一切由皮影而生,再回到皮影本身。希望有一天,老师和家长们可以坐在剧场中欣赏一出精彩而又特别的皮影表演,这是由学生们自己全程完成剧本创作,设计皮影角色,配音配乐、印制宣传海报、布置演出舞台……或许会有不错的“票房收入”。
“嘘——”大幕正缓缓拉起,演出马上开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