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成员杜溦教学设计:《汉字的联想》
| 分类: 精品课程 |
《汉子的联想》教学实践案例
注:此课教学课件曾获雁塔区现代教育技术成果一等奖,教学设计获二等奖;在“第三届全国自主教育高峰论坛展示交流会”活动中获二等奖。
【单位】明德小学
【授课人】杜溦
【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依据】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2课《汉字的联想》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它书写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承载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汉字已挣脱了仅仅作为符号的束缚,创立了自身富有无穷魅力的美。本课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认识,感受中国汉字的审美意趣,培养其热爱文字的民族情感和文化鉴别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汉字书写能力,对汉字所表达的意境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并且已掌握了国画的绘画表现基础,但还缺乏笔墨的创新体验。本课教学中,教师凭借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利用汉字本身的特点,运用中国画特有的方式将自己对汉字的认识和感受表现出来,并感受书画创作的神奇之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加深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识,用中国画的方法对汉字进行大胆联想和创作。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交流、分析及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大胆运用中国画的作画工具和笔墨技法,表现生动。有趣的汉字形象,创作新颖的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中国汉字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情感的体验中增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分析汉字象形表意的构形特点,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体验用汉字为题材进行水墨画创作的乐趣,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难点:利用汉字的构形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以及用中国画形式进行创作的笔墨技法。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象形字卡片、半成品范画、生宣、国画颜料、毛笔等绘画工具。
学生:生宣、国画颜料、毛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中插课件截图)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检查教学工具。
二、创设游戏情境,直观感受导入。
1.小游戏:猜字连图。
http://s13/mw690/002k6uPCzy7lFppShAMac&690
师:同学们,猜一猜中间给出的这些是什么啊?连一连对应的图形。
生:龟、火、车、禾、口、月、眼、木、羊……
师:你们可真棒!是根据什么来连线的呢?
生:外形特征。
师:中间的这些到底是些什么呢?它们又是如何被创造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原来这些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创造出来的字,叫做象形文字。短片有意思吗?
2.引出课题:《汉字的联想》
【设计意图】:学生天性好奇,喜爱游戏。抓住这一特点,让好奇感快速稳定学生情绪,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很快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视听结合,多感官参与,让学生初步了解象形文字,并感受象形文字的美和魅力,为之后的学习做铺垫。
三、讲授新课
(一)欣赏认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1.最早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
http://s4/bmiddle/002k6uPCzy7lFptrbOjf3&690
在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记事。
2.听故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结绳记事——岩画——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简化方块字。
岩画。
http://s14/mw690/002k6uPCzy7lFpvxuJD0d&690
殷商时期:甲骨文。
甲骨文大多是像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最早的成熟文字。
http://s8/mw690/002k6uPCzy7lFpwFdP1e7&690
周:金文。
也叫钟鼎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一种文字。
http://s6/mw690/002k6uPCzy7lFpxXsmVd5&690
秦:小篆。
http://s10/mw690/002k6uPCzy7lFpzjPHXa9&690
隶书。
http://s8/mw690/002k6uPCzy7lFpAmo8Tb7&690
楷书。
草书、行书。
http://s9/mw690/002k6uPCzy7lFpC18nuc8&690
3.思考探究:汉字最初由什么演变而来?
汉字是从图画演变来的,也就是说:字由画生(板书)。
4.对比观察《汉字演变表》,小组讨论。
http://s1/mw690/002k6uPCzy7lFpD8zjW30&690
小组讨论结果:书写麻烦,写法也不统一,内容表达不完整,具有局限性。
对比早期以图形为主的字和近现代的字,从外形上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结果:早期以图形为主的字好辨认,形象具体;近现代的字形体抽象概括。早期以图形为主的字线条复杂,不好书写;近现代的字笔划横平竖直,易记易写。
板书:具体
5.小结。
文字的演变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由具象到抽象,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6.观看文字演变动态视频及图片,巩固新知。
“羊”、“竹”、“美”、“饮”、“休”。
以“羊”字为例:
http://s9/mw690/002k6uPCzy7lFpF6n5Cb8&690
【设计意图】:以故事为载体阐述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并配以生动的图片,边听边看,边学习边对比边总结,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字体的对比分析,调动学生参与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能力。通过欣赏文字演变的动态,声像结合,让学生在观察、探究中巩固新知、感受文字的魅力与乐趣。
(二)神奇瑰丽的书法艺术。
1.艺术大师眼中的汉字艺术。
龙凤;书(書)山有路;马;江山。
http://s6/mw690/002k6uPCzy7lFpGSW5Dd5&690
http://s15/mw690/002k6uPCzy7lFpIMfvMce&690
小结:以图画和文字为基础而产生的中国绘画和书法艺术有着相同的起源,我们称之为“书画同源(板书)”。
《农家乐》 古干
http://s6/mw690/002k6uPCzy7lFpK6eQ525&690
小结:作者用简洁轻松的画笔,将象形文字和图形巧妙的组合在一起,描写了农家人畜兴旺,热闹非凡的场景。
2.抛砖引玉,启发创新。师生共同完成范画展示。
象形文字:鹿。(宣纸毛笔书写,黑板展示)
教师补充完成作品,作画时注意强调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笔墨晕染。
3.观看视频:介绍新朋友——小宝。
他有一只神奇的笔,今天为我们准备了一场视觉盛宴。请欣赏。
思考:都用了哪些象形文字?他是如何将这些字巧妙的组合成一张美丽的画的?
欣赏小宝作品:《凤凰逐日》,用了哪些字和颜色?你觉得这张作品的构图怎样?
http://s10/mw690/002k6uPCzy7lFpMHHeh69&690
http://s3/mw690/002k6uPCzy7lFpO5WoO82&690
(生:内容一样;色彩不同,一张是暖色,一张是冷色;一张表现的是白天,一张表现的是夜晚;白天的场景生机勃勃,很热闹,晚上很安静,清冷。)
师总结:不同的墨色渲染带来的视觉效果是不一样的。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欣赏、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对书法艺术进行分析探究,自主发现书法艺术的不同方法、不同内容和不同效果,并通过优秀作品的欣赏及师生互动的现场示范巩固新知,激发学生思维创新、开拓思路。
(三)艺术实践。
播放音乐,启发创作。
小宝厉害吗?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张象形字卡片,选择自己喜欢的象形字或自己创造象形文字,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创作一张美观、有趣、字画巧结合的作品吧!
要求:构图新颖,结合巧妙,墨色丰富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对资料的筛选能力,也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播放优美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温馨的环境中,快乐的创作,极大限度的释放创作灵感。
(四)效果展评设计
1.评价内容
2.评价形式
(1)自我评价。请小代表介绍自己的作品。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2)他人互评。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缺点,能使你的优点越来越多。其他同学对作品能不能提出一些友好的建议?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
(3)集体评价。教师总结,鼓励大家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并提出指导意见。
3.评价方法
(1)短期评价:作业交流、展示。
(2)长期评价:课后拓展,学会运用美术为生活服务,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用简单准确的语言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并对其他小组的作品提出看法及建议,把语言训练纳入美术课堂当中,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得到语言的锻炼,体验成功的快乐,不仅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也达到了学科整合的要求。
(五)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发现美、表现美,用巧手装饰生活、美化环境。
播放课件图片:用相框装裱作品,用自己的奇思妙想,美化环境,装饰生活。
http://s1/mw690/002k6uPCzy7lFpS9f8s00&690
【设计意图】: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美术的兴趣,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体会快乐,丰富课余生活。
四、板书设计
http://s10/mw690/002k6uPCzy7lFpWLR4la9&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