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剪纸(抓髻娃娃)在课堂教学中的利用价值研究中期报告

标签:
杂谈 |
分类: 民间剪纸小课题 |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立项号 |
2011XKT-XXMS002 |
课题名称 |
民间剪纸(抓髻娃娃)---在课堂教学中的利用价值研究 |
负责人 |
张敏仓 |
负责人 所在单位 |
西安高新二小 |
课 题 研 究 进 展 情 况 |
(一)调查
1、你了解陕西的哪个地方的民间剪纸?( A、不了解(55) B、陕北(192) C、陕南(34) D、关中(28) E、更多(11)
2、你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的?( A、看书(50)
3、你最喜欢的陕西民间剪纸的哪种类型?( A、团花(花鸟类(103)B、抓髻娃娃 (人物类)(62) C、十二生肖 (动物类)(172)
4、你对陕西民间剪纸的直观感觉是什么?( A、形式多样,造型夸张 (249) 5、你觉得有必要在美术课上多了解一些陕西民间剪纸的作品和知识吗? A、有必要,我愿意了解 (220) B、没必要(25)
6、你想动手参与陕西民间剪纸的创作吗?( A、非常愿意(146) B、还可以 (139) 7、你知道的陕西民间剪纸---抓髻娃娃的寓意吗? A、知道(40) 抓髻娃娃是黄河流域一带土生土长的民间主体,几千年来这种剪纸艺术作为炎黄子孙的保护神和繁衍之神流传至今。抓髻娃娃的样子很多,其精神内涵不同,在现实生活中的艺术内涵与艺术价值也各异,蕴含着丰富的区域性民俗文化内涵和悠久的风情、民族特色。 为了让学生接触到最淳朴的艺术形象,感受民间美术的神秘魅力。 2011年5月8日,我校十名学生在美术组四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陕西澄城县的一位剪纸艺人柯天英老人进行抓髻娃娃的学习。老奶奶热情朴实,亲自给学生们做示范,认真讲解剪纸方法及要领,不一会从他的手中就剪出了一个生动可爱的抓髻娃娃。这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大开眼界,赞叹不已。随后学生和柯奶奶一起剪纸,其乐融融,这让我们也深刻感受到了民间剪纸的这种朴质,纯朴的魅力所在。 http://s10/small/7eeb29c8xace6a2e704f9&690 通过这次考察,学生了解了陕西民间美术抓髻娃娃的形象来源,理解了艺术来源于生活,民间艺术更是体现了这个真理。剪纸艺术抓髻娃娃更是渗入到衣、食、住、用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与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多种渠道来向学生介绍、宣传剪纸艺术。专业教室的布置要凸显剪纸艺术的特色,在学校的宣传橱窗、墙面、楼道、……布置上学生的剪纸作品,使学生对剪纸由陌生到感兴趣,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营造校园良好的剪纸艺术氛围。 剪纸内容主要包括:剪纸的概念、剪纸的历史、剪纸的种类、剪纸的技法、剪纸的基本刀法、剪纸的保存。
剪纸抓髻娃娃教学,形象可爱,造型多变。在教学中改变以往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被动状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形象之后,自由、夸张进行剪纸抓髻娃娃的创造。学生抱着认真的态度去主动地探索,克服一定的困难去完成,每当完成一件作品时,他们就感到十分高兴,真正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也为下一次的剪纸增添了内驱力。 剪纸抓髻娃娃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剪纸抓髻娃娃基本形象之后,为抓髻娃娃添加背景,每一件作品,往往需要学生经过多次实践,反复推敲才能成功,这样学生学会了独立处理画面,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学生在创作中,改变了民间艺人对抓髻娃娃添加民间吉祥的图案,如:莲花、蝙蝠、石榴、娃娃、鸡等图案,而是添加了与自己生活相关图形,使得具有民间形象的抓髻娃娃增添了新的元素。
http://s6/small/7eeb29c8xace6cab6d1f5&690 |
||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
1、学生的创作进入一个瓶颈阶段,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希望学生在自己的模式中有些突破。这个问题的解决希望通过自己上查资料、老师引导以及参观各种民间美术拓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创作注入新鲜的血液。 |
||
能否按期结题 |
通过这一学期的研究,我认为完全能按期结题。 |
||
专家的指导和建议 |
1、研究设定在剪纸艺术上很好,步骤详实具体。目标不要多,第一和第三条即可。 2、你的调查问卷设计的很有意思、很有意义。数据真实可靠。
|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4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