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孩子,一样的爱
(2023-09-12 16:48:30)有人说,教师从事的是爱的事业,用爱唤醒心灵,用爱放飞翅膀。教师的爱是伟大的,这种爱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总是给予学生最需要的爱。
当过多年的老师之后,发现无论教哪个班级,总有几个特别的孩子,他们不如大多数孩子聪明,总被人们认为“弱智”。对这些孩子,我的心情总是五味杂成,有一点同情,有一点无奈……。总想对这些孩子 “特殊关照”,但往往这样的“特殊关照”,都会使这些孩子身上的弱点格外引人注目。
诚然,帮助、照顾弱者是人类美好的天性之一,但这种帮助与照顾不应是施舍,更不应忽视被帮助、被照顾者的尊严。对这一类的孩子更是能放弃。
班上有个叫刘明华的孩子,长得又瘦又小,这使他在孩子们中间显得很不起眼;因为听不懂,他上课时基本不抬头;因为他总是把桌椅摆得东倒西歪,同学们从不让他做值日工作。总之,他是这个集体的“局外人”。每当看到他低着头、尽量避开同学时的孤单身影,让我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心酸。
一天上课时,我特意让他上来做两个简单计算题,他基本都能做对了。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听得出,这掌声是真诚的,但这掌声里却又分明隐含着另一层意思:能答对已经不错了。这也许是对弱者的“大度”,但不是我要的结果。我没再说什么,微笑着对他竖起大拇指。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像对待其他孩子一样对他,既不故意难为他,也不给他特殊关照。
又一天早晨,我检查孩子们的数学作业,这是前一天晚上布置的作业。我接连检查了好几个学生,都没完成作业让我很失望。我随手指向刘明华:“刘明华你做了没有”,孩子害羞的点了点头,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虽然做得正确率不高,但字迹工整,看得出很认真。“真不错。”我不禁为他鼓掌起来。此时的他早已没有了先前的拘谨,仰起脸来,脸上还露出了一丝微笑……从那之后,他在课堂上,一直抬着头,再也不像从前那样游离于课堂之外。
对于那些“特殊”的孩子,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伸出我们“慈爱”的双手,却忘了考虑这是不是他最需要的。我想,一样的孩子,需要我们一样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