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期宏观经济数据以及事件分析和展望

(2012-11-03 08:24:21)
标签:

杂谈

 

主要数据

10月汇丰制造业PMI预览值49.1,比上月终值47.9回升1.2个百分点,连续两月回升,并创三个月来新高;

 

110 月汇丰 PMIPMI 预览值 连续两月回升,并创三个来新高

 


资料来源:
Wind,中投证券研究所

 

点评观点

 

10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延续回升态势,新订单、新出口订单是拉动综合指数上涨的主要动力,制造业的需求端率先企稳回暖,流动性支持、基建投资加速等政策效果温和显现,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所恢复;

 

210 月汇丰 PMI 预览的 新订单、产出指数均显露改善迹象

 

 

资料来源:Wind,中投证券研究所

 

后续关键的问题之一是需求回稳的持续性。10月汇丰回升幅度明显高于往年季节性,经济短周期改善趋势明显,基建持续恢复和出口趋势性回暖支撑经济弱势复苏;

 

后续的关键问题之二是去库存进程及产出状态。本月汇丰PMI初值的产成品库存指数结束之前五个月的升势,调整明显。结合中采PMI以及工业企业有关库存的微观数据来看,此轮库存调整接近尾声,同时酝酿着一些结构性的回补力量,需求和产出将表现出更好的一致性,需求企稳将带动产出进一步回升,甚至是产出更快的恢复;

3:中采 PMI 库存指数前两个月相继大降

 

 

资料来源:Wind,中投证券研究所

 

后续的关键问题之三是通货膨胀反弹的可能性。本月汇丰PMI预览值的投入和产出价格指数双双回到扩张区间,显示继CPI见底后,PPI也即将见底,四季度价格温和上升的概率较大,但年底内通胀仍不足虑。目前处于小周期的“衰退—复苏”的切换阶段,产出缺口仍为负,且食品价格相对平稳,通胀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不大, 预计年底CPI2.5%上下。

 

4:采购量 和进价格回升显示结构性补力

 

资料来源:Wind,中投证券研究所

主要数据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10月PMI指数

2012年10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重新回到临界点之上。

2012年10月,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普遍提升。

生产指数为52.1%,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生产保持增长,且增速连续2个月加快。
新订单指数为50.4%,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是2012年5月以来首次回升至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来自客户的产品订货量由降转升,市场需求有所好转。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3%,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原材料库存持续减少,但降幅略有收窄。
  从业人员指数为49.2%,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
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略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供货时间与上月相比稍有加快。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4.3%,比上月上升3.3个百分点,该指数自2012年8月以来逐月攀升,并连续2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整体水平继续上升。

 


主要数据

 

1-9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35240 亿元,同比下降 1.8%9 月当月实现利润 4643 亿元,同比增长 7.8%(2011,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5%左右。)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657220 亿元,同比增长 10.2%。每百 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 85.42 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 5.36%

 

59 月份利润累计增速为-1.8%

 

 

资料来源:统计局,申万研究

 

点评观点

 

1-9 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为-1.8%,降幅比上月收窄 0.3 个百分点。企业盈利能 力的提高是带动利润降幅收窄的主因:9 月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为 10.2%,比上月小幅回落 0.02 个百分点,在生产增速小幅回升的背景下,企业产品价格降 幅的继续扩大带动收入增速小幅下行;而受益于产品成本的下行以及需求的小幅改善,9 月毛利率为 14.58%,比上月提高 0.05 个百分点,毛利率同比降幅也继续收窄;此外 9 月份当月的销售利润率为 5.7%,比上月提高 0.7 个百分点, 企业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69 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小幅回落

 

资料来源:统计局,申万研究

 

7:毛利率走势

 

 

资料来源:统计局,申万研究

 

9月份所有企业类型的利润增速均比上月有所改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以及私营企业的利润累计增速 分别为-11.8%7.6%-0.6%-11.4% 15.6%,相比上月,分别比上月提高0.90.61.31.3 0.5 个百分点。

从公布的几个行业看,5 个行业的利润增速比上月有所改善,分别是化学原料 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值得关注的是化学原料和化学 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二者的利润增速已经连续 5 个月维持改善走势,不同的是前者是降幅收窄,而后者是利润增速不断提高。另外3 个行 业有所恶化: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业。 9 月汽车制造业利润增速为10.8%,与上期持平。

 

 

四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有望继续改善。9 月份数据显示虽然企业产品价格仍 继续下行,但已明显企稳,四季度产品价格降幅将有望小幅收窄;加之受投资和出口改善所带动,四季度生产也将小幅改善,这将带动企业的收入改善;同时,考虑到需求的改善,企业盈利能力至少能够企稳,因此 4 季度工业企业利 润增速将有望继续改善。

 

其他重点关注:(1)与 8 月份相比,9 月份企业生产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出口的改善,9 月份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为 6.4%,比上月提高 2.8 个百分 点;(2)企业回收资金的速度有所提高,9 月应收账款周转率为 8.1,比上月 提高 0.8;(39 月产成品库存同比为 10.1%,比上月回落 1.2 个百分点,考 虑到工业增加值增速已经反弹,因此 9 月份生产和库存的组合呈现出的是企业从此前的主动去库存进入被动去库存阶段。

 

8:产品库存累计增速回落

 

 

资料来源:统计局,申万研究

 

国际方面

 

美国

 

三季度GDP增长步伐略有加快至2.0%,略高于此前市场预期(1.9%),主要得益于消费者与政府支出增长回暖。

 

93季度GDP增速温和提速

 

 

资料来源:CEIC,中信证券研究部

 

9月以来消费者信心与预期指数亦开始强劲增长,10月路透/密歇根大学消费者情绪指数终值为82.6,大幅高于978.3,并创下20079月以来的最高值。

 

10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强劲回暖

 

资料来源:CEIC,中信证券研究部

 

9月新屋销售折年数38.9万套,高于此前市场预期,南部地区新屋销售套数增长尤其明显。

 

119月新屋销售回暖

资料来源:CEIC,中信证券研究部

 

从近两周公布的住房市场销售数据来看,无论是新屋市场,还是成屋市场,复苏势头较为明显,尤其是成屋市场去库存化速度加快,按照目前成屋市场的去库存化以及销售速度,那么成屋存量将足够销售5.9个月,这是20063月以来的最低值。房价也在延续上涨势头,8FHFA房价指数季度环比增长0.65%,高于此前市场预期的0.4%,并大幅高于7月环比增长0.14%,随着QE3对抵押贷款利率的压低作用,未来房屋市场销售预计将可持续,房价也将延续上涨势头。

 

128FHFA房价指数加速回升

 

资料来源:CEIC,中信证券研究部

 

13:美国抵押贷款利率

资料来源:CEIC,中信证券研究部

 

通胀方面,三季度总体通胀与核心通胀稳定略有回落,三季度GDP价格指数同比增长1.7%,剔除食品与能源的核心GDP价格指数同比增长1.6%,三季度PCE价格指数同比增长1.5%,核心PCE价格指数增速从二季度的1.8%回来至1.6%,为宽松货币政策继续提供空间(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更为关注的是核心通胀)。

 

143季度PCE价格指数同比增速在2%目标范围内

 

资料来源:CEIC,中信证券研究部

 

预计年底OT结束之后,为了弥补财政方面的“捉襟见肘”,QE3扩大资产购买规模是大概率事件。虽然11月将进入年底节假日消费旺季,但是预计仍然不能完全抵消“财政悬崖”及其预期效应的负面冲击,预计四季度GDP增速将放缓至1.7%左右,而明年一季度将是经济增长“底部”。

 

货币政策维持不变,静候“大选”。上周美联储FOMC议息会议有更多新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推出,QE3的规模与形式亦保持不变,原因主要在于等待更多的经济数据检验QE3效果、静候“大选”以及国会关于财政问题的更多讨论进展。利率沟通指引政策方面,预计联储可能在两周之后,也就是11月中旬公布的会议纪要上给予市场一些关于此问题讨论进展的暗示,并最早在12月的议息会议上采取实质性行动。

 

欧洲

 

制造业PMI依旧徘徊于底部,但考虑到年内发生系统性崩溃的概率较低,财政、信贷的紧缩力度也不会持续加码,欧元区衰退幅度不会进一步扩大。德国制造业PMI数据出现反复,其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利好于欧洲经济的中长期变革推进迟缓,打击了市场信心并抑制了投资需求;另外一个方面,由于制造业状况与外部经济联系紧密,因而欧元区各国制造业PMI走势较为一致,10月份,除法国和德国之外,欧元区的其它成员国产出下跌的平均速度达到自5月份以来最快,拖累了核心国制造业的复苏。

 

15:欧元区制造业和服务业PMI

资料来源:CEIC,中信证券研究部

 

9月欧元区M增速为2.7%,低于市场预期,对非金融机构贷款的增速为-1.4%,较8-0.7%降幅扩大。

 

16:欧元区M3和信贷增速分化

 

资料来源:CEIC,中信证券研究部

 

2011年下半年欧债危机加速恶化以来,欧洲央行持续使用刺激政策“托底”经济,常规政策方面,欧元区基准利率已经降至0.75%的历史低位,非常规政策方面,从去年底开始,欧洲央行推出了两轮LTRO,向经济体注入了1万亿欧元的流动性,近期欧洲央行又推出了新版的债券购买计划(OMT操作)。由于信贷紧缩状况依旧,欧元区亟待形成银行联盟,以便改善投资者的中长期预期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而上周欧元区领导人在银行统一监管框架的细节方面取得共识,包括:1、欧洲央行将成为所有6000多家欧元区银行的最终监管机构;2、各国的监管机构将承担对本国所有银行的日常监管;3、欧洲央行将直接监管25家最大的“系统性重要”银行;4ESM对银行的救助要等到欧元区以为的部分欧盟银行被分开监管,欧洲盐湖不会反对,进一步增大了我们对“欧元区将加速推进银行联盟”之判断的置信度。

 

由于欧债危机拖累,欧盟各国内部政局开始出现不稳定迹象。

 

 

 

日本

 

由于钓鱼岛的争端,中日关系日趋紧张,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恢复正常。政治和社会关系的恶化必然会影响两国的经济关系。

日本一直是中国重要的贸易对象。从图17 看,2000 年以来,中国对日本的出口额以每年 12.8%的速度增长,2011 年已经达到 1484 亿美元。对日本的出口 占中国总出口的比例在逐步下降,2011 年是 9.4%

 

17:中国对日出口额和出口依存度

 

资料来源:财经评论

 

相对于出口而言,中国从日本的进口更多,进口依存度也更大。图18 显示, 中国从日本的进口以平均每年 16%的速度增长,2011 年已达到 1947 亿美元,占 中国总进口额的 14%

 

18:对日进口额和进口依存度

 

资料来源:财经评论

 

从中国对日本出口的产品类别来看,中国对日出口以最终消费品居多,约占总出口额的 41%,投资品、中间投入品、零部件的占比分别为 22%19% 16% 而原材料占比最小,约为 2%。中国从日本的进口以零部件、中间投入品和投资 品为主,进口金额占比分别为 32%32% 26%,消费品和原材料则相对较少, 分别为 6% 4%

 

19:中国对日本进出口构成

资料来源:财经评论

 

中国对日本出口增长额占中国出口增长额的约 10%,而日本对中国出口的增 长额占日本出口增长额的 26%。如果两国关系紧张使得双边贸易各下降 20% 将降低中国出口增速 1.9 个百分点(2005 年以来中国的平均出口增速为 18.6%), 以及降低日本出口增速 0.8 个百分点(2005 年以来日本的平均出口增速为 2.9%)。

 

在旅游业上,中国对日本的依赖远小于日本对中国的依赖。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中日两国互相旅游的人数规模比较接近。但从比例上来看,日本赴中国旅游的人数仅占外国游客比例的 2.8%。而自 2000 年以来,中国(包括中国大 陆、香港和台湾)赴日本旅游的人数占到日本外国游客的 34%,且这个比例还在 逐年增加,近期已达到近 50%。中日关系的恶化将大幅影响日本旅游业,而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不大。

 

 

20:中国赴日本旅游人数及占比

资料来源:财经评论

 

日本是中国重要的 FDI 来源国。过去 5 年平均每年日本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为 44 亿美元,占中国所有 FDI 4.3%。这一比例在逐年上升,今年已经达到 7.1% 截至 2011 年,日本对中国的投资总额达到6.5 万亿日元(约合 815 亿美元)。长 期来看,中日关系可能导致日本对华投资的减少,在降低日本投资收益的同时,对中国的影响也是不利的。



总结:经济企稳有企稳迹象,继续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