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古村之泉港小坝村

(2014-12-18 15:44:56)
标签:

泉港小坝村

泉州市泉港区

蒙古族

出姓的由来

分类: 八闽大地

 福建古村之泉港小坝村

 

福建古村之泉港小坝村

       有一首长调是这样唱的:世上有两种蒙古人,一种在草原上,一种在马背上。他们有竖写的文字,和一部横写的历史。漂泊,是一个游牧民族最悲壮的诗篇。但还有一种蒙古人,住在离泉州市区60多公里远的泉港区涂岭镇小坝村,他们姓“出”。在小坝村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哺育了2500多名族人,占全省蒙古族总人口数的90%以上。他们在此落脚数百年,悠长的岁月冲淡了最初的记忆,与当地人通婚,说起了地道的闽南话,仍有一份“不肯忘却的纪念”,写在每一个族人的身上,那是天性中的豪迈与骨子里的高贵情怀。

        在小坝村祠堂,门口挂着这样一副对联,“燕南无二族,惠北自一宗”。祠堂建成200多年来,饱经风霜雨雪,因为是这个蒙古后裔村的重要见证,在族人的维护下,原貌如初。各民居前都保留着“燕山衍派”的标示,门口的对联,道破“燕山出”一族的特殊出身。这支燕山出氏,曾在乾隆年间声名大噪。族里当时出了一位进士,名叫出科联,此人文采斐然,进了翰林院,并随乾隆皇帝下江南巡防。途中,乾隆皇帝想到“出”这个姓很特别,就问起了渊源。出科联趁机奏明出氏一姓的来龙去脉,皇帝听后称道:“好个奇姓!”从此,出氏的身份终于大白于天下。如今的出氏祠堂内有联曰:“帝廷称奇姓,闽海振科名”,说的正是这件事。出氏是蒙元勋臣、太师、国王木华黎之后裔。出氏尊木华黎之世孙、元末太尉纳哈出为始祖,因明初其长子造反,次子弃官隐居泉州,担心被株连九族,便去掉父名“纳哈”二字,单取“出”字为姓氏,“蜗居”深山。这一住,数百年过去了。

福建古村之泉港小坝村

福建古村之泉港小坝村

福建古村之泉港小坝村

福建古村之泉港小坝村

福建古村之泉港小坝村

福建古村之泉港小坝村

福建古村之泉港小坝村

福建古村之泉港小坝村

福建古村之泉港小坝村

福建古村之泉港小坝村        如今的“燕山出”族人,依旧保留着蒙古族豪迈、好客的性格,家家自备酿酒,有客前来,邀他满满喝上一杯,好不快哉。只是历经岁月的洗礼,出氏一族的生活,除了不过元宵节(据说,可能忌讳与“元消”谐音)外,早已与汉人无异。最让出氏后人们遗憾的是,身为蒙古后裔,他们丢失了太多的民俗文化、礼仪。为了重拾根本,出氏族人准备组团前往内蒙古,念祖寻宗。与此同时小坝村准备打造成富有蒙古元素的特色村寨,发展生态休闲旅游,让远方来客见识一下“海滨蒙古人”的风采。

  

        交通:福州三环路-螺洲大桥-沈海高速,在泉港出口下,从国道324线拐进小坝村村道,再走10公里左右,就能抵达小坝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