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在山大附中感悟有灵魂的语文教育
| 分类: 教育咖啡屋 |
http://s8/mw690/002jXDXtzy70kDUZQX5d7&690
【特别关注】在山大附中感悟有灵魂的语文教育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的语文课,我听过好几次了,然而,每听一次都会有新的感受与启迪。2016年3月18日,我有幸再次到这所以“文化视野大课堂”著称的学校去感悟、学习别具特色的语文教育。
这里要强调的是:山大附中语文组组长高平老师特别说明他们做的是“语文教育”而不是“语文教学”。笔者赞赏这样的说法。
这次活动的课堂执教者虽然是两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课堂依然打着深深的附中语文烙印:浓浓的文化味、家常味、语文味,文学而本真。活动中还有语文组几位成员从不同角度的解读与阐释,让大家更加了解了这所学校的语文教育文化根基,感受到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如下简要说说学习体会。
http://s3/mw690/002jXDXtzy70kDYdYIy32&690
一、对语文无可救药的热爱
附中人爱语文首先体现在教师身上,教科室王波主任、组长高平老师、颇有点小名气的赵赵…..一批人,都是重量级的爱语文人士。爱好且有专长,王波主任尤爱鲁迅作品,高平老师一肚子写作真经,赵赵钻研的是《红楼梦》…..不少人已出版了自己的好几本专著。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把自己的“所爱”发展成了自己的“所长”,为全校学生打造自己的“校本课”,这样的课程构建方式有些大学教育风范,原本这就是一所依托百年山大而存在的学校,自然沾染了大学自由、创新的风气。
因为这个团队有爱语文的特点,于是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氛围,进来一位新老师就自然同化一个。语文组老师的语言、气质,甚至举手投足,无不写着两个字——“文化”。今天,以《唤醒·发现·创造》为题介绍新视野语文理念下的一些探索的张萍老师,一开口就是挡不住的语文味,她说“用文字、图片记录生活”“唤醒孩子们对文字和生活的敏感”“活了多一倍一样”……诗性、维美、哲理。
http://s11/mw690/002jXDXtzy70kE0Zk14aa&690
想想语文组为孩子们举办的“烛光诗会”,这是用诗歌培养孩子最纯正的文学趣味;看看三月文学社,这是在学校树立起了文化地标;品品精心构建的走班课程,这是为全体学生形成了语文文化场域;瞧瞧每次到大洋彼岸的国际游学,那是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扇瞭望世界的窗户…..如此等等,如果不是一群真心爱语文的人,能对语文课程与教学有如此独特、创新的思考与实践吗?教语文不爱语文只能说是一种痛苦,现实中却并不少见。教语文且爱语文理所当然是一种幸福,唯如此,才能真正教好语文。
http://s13/mw690/002jXDXtzy70kEwHXbu5c&690
http://s8/mw690/002jXDXtzy70kEyBXTx57&690
http://s13/mw690/002jXDXtzy70kEAnXe4dc&690
“对语文无可救药的热爱”成为这所学校语文教育顶级优秀的秘诀,一些国家级会议的主办方会设法让附中的老师去送报告、做观摩课,名扬省内外。最可宝贵的是,这帮爱语文的老师把自己对语文的挚爱悄然感染着学生,很多学生们成了“语文迷”,“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二、让语文从生活中生长出来
语文一直是活的,是生长的,是从生活中生长出来的。在附中,语文与生活的边界始终是模糊的,语文与生活是融合的。学生们亲手制作的“春天日志”“母亲小传”等,真实拍摄,真实记录,照片——“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文字——我手写我心。春天的每一个节气都成了学生入画、入诗、入文的素材,没有认真观察与深刻体验,怎么能够做到呢?学生们培养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竟然会把一棵葱拍得像弯弯的新月,充满了艺术与美妙!学生们捕捉母亲的情感与生活细节,甚至把母亲偶尔调皮的镜头都抓拍下来。每周1000字,用一个月的时间写作,制作出自己的作品集。学生们满怀着温暖与爱走在创新的路上,去津津有味地完成一件属于自己的,有着自己鲜明个性的创造性任务,是挑战,是探险,是创客式学习,困难但快乐。连那些语文成绩不是很突出的同学都可以捧上自己精心策划、设计、制作的作品,封皮上用美丽的彩色的艺术字写上“春天的故事”“春天的记忆”“魅力春天”等字样,所有作品难分高下,每一个都是独特与唯一,每一位学生都在这里增强了自我效能感。这是学语文,亦或这就是生活本身?没有谁想弄清楚,也没有必要弄清楚。
http://s13/mw690/002jXDXtzy70kE4CbWk5c&690
三、阅读改变思维与行走方式
一节是郭琳老师执教的《社戏》,一节是李欣老师执教的《我的母亲》,鲁迅与胡适,是学生们与两个大师的作品在对话。学生们自己亲手绘出的“迅哥儿心变图”,跌荡起伏,解读巧妙,不对课文有深入分析是不会画得如此精细的。课堂上很多时间都是学生在发言,谈自己对文本独特的理解,有的学生甚至课下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作为自己观点的佐证。学生们不仅设身处地地把自己当成了“迅哥儿”,“能够闻到水草散发的清香,我觉得是迅哥儿有一种放松。”“我和家人在公园里散步的时候也能闻到水草的气息,但是,如果参加运动会耽误了点名参加比赛,正着急的时候就没有这个心情了。”每个人的成长都如迅哥一样的好,如何把这种好用文字表达出来?隔着岁月的时空,如何去尝试品读胡适笔下那个以寡妇身份当家的后母的生活与品性?……
时光不再,文字和记忆却永存,面对这些满蓄情感、带有温度的文字,课堂上,能够精彩发言的学生在班级的覆盖率是极大的,这让人感受到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高端,而且绝非一日之功。孩子们有着海量阅读的积淀,在学校的“读书交流周“活动中,学生们对自己阅读的书目进行了精心批注,别出心裁地做出了自我阅读笔记薄,做成了厚厚的精美的书的模样在教室、走廊等各种场合展示。高平老师为大家介绍的一位学生的阅读书单竟然有满满的好几页,其中很多书目就连老师自己都没有读过的。学生们的思维领域与深度仿佛超越了初中学生,这自然是“阅读史成就了学生的精神成长史”。
http://s12/mw690/002jXDXtzy70kE7haBR3b&690
四、为学生打下厚重的精神底子
在经验交流中,大家不时提到山大附中赵勇校长经常说的话:“站在育人的角度思考教学,站在文化的角度思考教育。”
高平老师说:“语文是培育学生完整的生命成长”,教师要“做有尊严的读书人,让老师回归知识分子本色”“不人云亦云,有文本自我解读能力”,传承中国博大精深文化传统,教师们“不跪着教书”,拥有高贵的灵魂和人格,这些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的教育理念,使语文教育成为“立德树人”最重要的媒介与手段。
http://s16/mw690/002jXDXtzy70kE9riXB6f&690
http://s8/mw690/002jXDXtzy70kEb0eBpf7&690
http://s14/mw690/002jXDXtzy70kEemsHz2d&690
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激荡,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可以进行妙趣横生的智慧探险,可以得到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情趣,触动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沐浴书香中打上了“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精神底子。
语文课堂、活动现场、生活大舞台,处处都是学生展示才能、哲思与生命精彩的场所,语文成了孩子们成长路程上中的伙伴,遐想、涂抹,给想象一个表达的空间与机会。学生们可以在朗诵中、写作中、分析中、表演中、创造中展现才华,表达情感,语文学习与学生的人生前行融为一体,有效唤醒了孩子们对文字与生活的双重热爱。无论辛苦与失败,欣喜与成功,成长,都成为宝贵的永远留存的美丽印记。
哪一个孩子没有自己色彩斑斓的梦呢?但是,如果梦没有翅膀,就无法飞翔。语文是可以让学生们产生更多梦想、放心安放梦想的地方。在山大附中这所名校,学生们借助语文教育之力,让自己的人生梦想插上翅膀,飞向远方……
http://s9/mw690/002jXDXtzy70kEDTO3u58&690
http://s3/mw690/002jXDXtzy70kEKg9QS52&690
以上是“徐洁本真教育”公众号二维码,欢迎指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