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问答】课程与教学是什么关系?

分类: 教育咖啡屋 |
【提问】
课程改革后,经常听到“课程”这个词,我们以前很熟悉的词是“教学”,令我困惑的是,课程与教学是什么关系呢?
【回答】
关于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历来研究者有不同认识,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具有多面性,至今仍未有比较一致的见解。根据黄甫全先生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中的论述,课程与教学大体有如下四种关系:
http://s8/mw690/002jXDXtzy709oiUu2ja7&690
(该图片来自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06.)
一是二元独立模式(图A)。二者相互没有接触,彼此独立,互不依赖。这在实践中就意味着,课程专家设计的课程与教师的教学没有关联,各自为政。课程规划者,没有考虑教师,而教师,也并不理会课程研制者的意见。课程研究与教学是相互隔离的。
二是相互交叉模式(图B)。即课程与教学相互包含了对方的一部分。当站在教育系统的角度来看待时,课程与教学就是平行而相互交叉的了。
西方一些研究提出课程是指学校的意图,教学则是指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它们分别侧重于教育的不同方面。许多关于课程与教学的隐喻也是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谈的,如:
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过程;
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
课程是一首乐谱,教学则是对这首乐谱的演奏。
从课程与教学涉及范围,以及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研究的不同对象上来看,这种目的一手段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三是包含模式(图C)。它有两个变式。一是大教学小课程。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被包含于其中,只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苏联的一些教育学著作,持这种观点居多。在这种对课程与教学的理解中,课程往往是教学内容的代名词,属于教学的一部分;课程也往往被具体化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这样三部分。二是大课程小教学。认为课程所涵盖的范围要宽于教学,教学只不过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这种看法在北美较为普遍。美国现代课程论的奠基人泰勒(Tyler,R.W.)在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asic
四是二元互联模式(图D)。突出表现是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关系。课程与教学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课程不断地作用与影响着教学,反过来,也是如此。这个模式意味着,课程决策影响教学决策,同时,课程决策则在教学实施和评价之后得以修改完善。两者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作用,密切联系的。杨小微教授认为,课程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课程内容的整合是在变动不居的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综合可以是对一门课程大体框架做出纲领性的预设,运用一种动态的开发方式,通过教学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
人们的观点虽然不太一致,但是如下观点大多数人都是赞同的:课程与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都指向学生的发展。课程与教学既相互关联又有不同;课程与教学是交叉的,是相互依赖的;课程与教学可以进行单独研究,但是不能彼此独立地发挥作用。课程与教学的一体化研究,不能割裂,不要把二者看成是二元对立的。笔者也倾向于赞同这几个观点。
2001年,国家启动义务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学校和教师都增大了课程权力,教师的课程意识日益增强,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探讨也逐步成为热点问题。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人们更加关注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这也的确成为指导学校、教师课程与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
“徐洁本真教育公众号”【本真问答】栏目征稿启事
“本真问答”栏目旨在回答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等提出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供大家一起交流磋商。欢迎大家参与提问与回答。
要求:
1、大家可以在留言、邮箱等地方进行提问,我们将筛选优质问题进行回答。
2、欢迎所有看到问题的朋友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并将您的答案发送至投稿邮箱xujieyouxiang@163.com。投稿时敬请附上作者单位、简介、照片等。
http://s13/mw690/002jXDXtzy709oA82bafc&690
以上为“徐洁本真教育”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