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性的教育之声——读姚跃林《让教育更加尊重生命》

(2019-09-29 13:51:51)

父性的教育之声

——读姚跃林《让教育更加尊重生命》

郭培旺

   

    《让教育更加尊重生命》由华东师大出版社 20195月出版,与《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安静做真实的教育》组成了大夏书系“姚跃林教育三部曲”。三者一脉相承,都是附中故事、附中理念,前两本多是报刊发表过的教育评论,本书则是校内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园文化月等重要活动的“郑重致辞”,包括部分“回信”。常人印象中“校长致辞”或枯燥生硬,或花式雷人;我的学生黄可轩却说,好爱听校长讲话,能听懂,打动人,好期待啊。

    这并不意外。姚校长自称“寡言之人”,熟悉的人却会感到颇为健谈。

    他的确在说个不停。“校长周末讲座 100 分钟”, 他给自己找话题立规矩成系列,说给学生听;“时评写作”校本课程,他以个人作品为例,带学生在质疑反思中追寻自由表达的价值;建校十周年,他在礼堂说了三个小时,网络直播中“想念母校”的弹幕满屏密布“;校园故事传真”系列已70余篇,《福建教育》邀请开设“姚跃林侃校园故事”专栏,河南《教育时报》邀请开设“教育无非服务”专栏……师生家长的书信短信微信纸条就更多了,问题方方面面,人物形形色色,一 般人挠头不已,校长反似乐此不疲,总会认真答复甚至促膝长谈,甚至说信件“将来放到校史馆”。

    他能说但不多嘴,更不会“毒舌”。附中教师大会很少,姚校长也极少出差,遑论到处“讲学”。博客文章数百篇,几百万字,他却几乎不会把文章链接推到老师那里,读不读随你,写不写在我。526日在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举办了《尊重》一书的新书发布会,是区外教育人主办,近百位外校老师参加,围绕“生命”“尊重”等教育话题,热情交流阅读感受,爱不释手,如遇知音。迄今为止,《温度》已六印,《安静》五印(江苏张家港市一次性订购万余册)。在附中校内,这几本书却从未认真推介,遑论“掀起阅读狂潮”了。

    写给谁看、说给谁听呢?除了必要的交流功能,我认为他是写给自己看,初心不改,痴心不改。这三本书都是出版社朱永通老师阅读博文后策划并反复“催产”的。了解附中,您去浏览官网;理解附中,您去读校长博客。原厦门大学朱崇实校长评论道,厦大附中何以建校十年就成为福建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一个典范,书中自有答案。诚哉斯言!

    这本书分上中下三编,“尊重,根于独立人格的培养”“尊重,与高远的目标相联接”“尊重,是人与人的一种关怀”。鲜明而坚定的思想在书中处处可见,“一所学校如果将培养领袖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那一定是个大忽悠。一所学校如果将‘驭人术’作为首要课程,这所学校基本就是‘教唆犯’。”“人类的好奇心是非常宝贵的,遏制人类的好奇心是不人道的。”“刻苦读书与快乐学习并不必然构成一对矛盾。”“作为老师,我愿意努力帮助大家保持兴趣并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让你失望,让你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作为演讲,很难引经据典长篇大论,又不能总是重复,想要讲出思想、讲出教育效果,难度其实很大。姚校长总会从校园故事讲起,讲述身边同学的经历,让人感同身受。也会讲些别的故事,表达他的思考,如某牙膏公司牙膏管开口扩大 1 毫米而扩大销量的“成功案例”,认为不是创新而是坑人。

    “每一次演讲我都要立足校园、直面学生精心准备,用学生喜欢的话讲学生能听懂的道理。”健谈不因口才好,而是因为心里时时刻刻日日年年装着教育,因为对教育问题看得透彻理得清楚,更因为对学生和教育发自内心的挚爱和激情。某种意义上说,其“寡言”是因为审慎,因为敬畏,因为行胜于言。卢梭《爱弥儿》说,“我要教他去感觉、去喜爱各种各样的美,保护他天然的爱好和趣味不被败坏,以免未来有那么一天,他把追求财富当成寻找幸福的手段,而幸福的办法原本就在身边。”姚校长说个不停,“做幸福的平凡人”,“在多元文化大潮中我们该坚守什么”,或许无非也是在践行这种父性的爱,希望天下的“爱弥儿”都能幸福,“用向上的进取心和向善的情怀,勉力做一个好人”。

    “让教育更加尊重生命”,重在“更加”,坚守底线,但又需要韧劲和希望,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眼望前路,脚下踩稳,止于至善。如此去做,或能少一 些反教育、反常识的言行。

    作为演讲集,本书对教育者提升说话艺术也大有裨益,目中有人、心中有度、口中有情,是不变的法则。

    附中任教九年,我仍旧说不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校长。《论语》《老子》兼爱,散文评论俱佳;称呼老师为“同事”,“您”不离口,动辄“抱拳”;“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夸奖、问候、安慰、祝福、鼓励”,既会谆谆提醒,也会拍案而起,走廊里有时会回荡着他嘹亮的回声。他坦陈,“附中之路实乃多重价值冲突中的理性 选择”,他是个完美主义者,又是中庸主义者,既有高远眼光,又会踏实做事。“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此姚校长之谓也。

    (本文发表于2019819日《闽南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