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戒烟的N个迷思
(2011-05-24 08:01:34)
标签:
健康 |
1、不少老公都曾经想戒烟,但大多都失败了,你觉得大家戒烟不成功的原因何在?
我认为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乏对戒烟的正确认识和科学的戒烟方法。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以治疗疾病的态度来对待。自己戒烟戒不成,要想着到医院的戒烟门诊找医生,通过药物、心理和行为治疗的一些办法,烟是可以戒成的。
2、家里戒烟不成功,医院的戒烟门诊会有什么好办法吗?
烟草依赖又称尼古丁依赖,特点为无法克制的尼古丁觅求冲动,以及强迫性地、连续地使用尼古丁,以体验其带来的欣快感和愉悦感,并避免可能产生的戒断症状。吸烟成瘾的实质就是尼古丁依赖。
吸烟者对烟草的依赖包括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所谓生理依赖,又称躯体依赖,即反复使用依赖特性药物,一旦停止用药,将发生一系列具有特征性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症状与体症。吸烟者戒烟后出现烦躁不安、易怒、焦虑、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心率降低、食欲增加等均为停止吸烟后的戒断症状。精神依赖,又称心理依赖,俗称“心瘾”,表现为对药物的强烈渴求。用药后出现欣快感和松弛宁静感,可以满足心理需要,停药后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只得继续使用药物。
目前有使烟草依赖者摆脱成瘾甚至永久戒断的有效治疗方法。戒烟门诊主要采用的是对吸烟者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的综合治疗,为每个戒烟者量身定做个性化的戒烟方案,针对的人群主要是简单的干预效果不好或自身愿意进行强化干预的吸烟者,可以让吸烟者在戒烟之路上少走弯路,提高戒烟成功率。
3、反复戒烟,会不会对身体的伤害更大?
不会的,因为烟草依赖具有慢性及高复发性的特点,成功的戒烟者大都是经过反复多次的戒烟尝试才能最终取得戒烟成功的。戒烟的过程其实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的过程,有反复是正常的。
4、电子烟真的能帮我们戒烟吗?
目前不建议使用电子烟进行戒烟。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戒烟药物都经过正规的临床试验,是科学并安全有效的戒烟药物,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尼古丁替代疗法的药物,目前国内可以买到的剂型有贴片和咀嚼胶,第二类是盐酸安非他酮(悦亭)、第三类是伐尼克兰(畅沛)。
5、有人担心戒烟会打破身体的平衡,更容易生病,这种说法靠谱吗?
不靠谱。前面已经提及,吸烟者对烟草是有生理依赖的,如戒烟后出现烦躁不安、易怒、焦虑、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心率降低、食欲增加等均为停止吸烟后的戒断症状。有人把这些戒断症状当做疾病,其实这是戒烟的一个正常的阶段,随着时间的延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的。还有的人戒了烟以后真的患了疾病,这往往是烟民多年吸烟的结果。烟,早戒比晚戒好,戒比不戒好!
6、戒烟后,有人会出现身体发胖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不是所有人戒烟后都发胖的。因戒烟而发胖的人,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体重也不过增加2~5公斤。只须在饮食习惯和日常活动方面做一些调整,如平时尽量少吃多餐,多吃蔬菜和水果并多做些运动便可防止发胖或尽快使体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7、女人吸烟危害和男性是不是差不多?吸二手烟的危害又表现在哪些方面?
吸烟对妇女的危害更甚于男性,吸烟妇女可引起月经紊乱、受孕困难、宫外孕、雌激素低下、骨质疏松及更年期提前。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发现大量不良的围产事件的发生与孕妇孕期吸烟有关。烟雾中的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进入胎儿血液,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造成缺氧;同时尼古丁又使血管收缩,减少了胎儿的血供及营养供应,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吸烟致自然流产、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早产及胎儿生长异常等发生率增加,围产儿死亡率上升。
二手烟雾与吸烟者本人吸入的烟雾相比,二手烟雾的许多致癌和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更高。证据表明,被动吸烟可使成人和儿童患多种疾病。被动吸烟可增加成人患肺癌、心血管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增加哮喘的发病风险,损害肺功能。被动吸烟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涉及到儿童生长发育各个阶段,胎儿期母亲的主动或被动吸烟以及婴儿出生后的被动吸烟均能使婴幼儿患多种疾病,如婴儿猝死综合征、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慢性中耳疾病,诱发或加重哮喘,并且能影响儿童的肺功能发育。
8、如果烟实在戒不了,那么,对这些老烟民,您有什么建议?
老烟民们首先要建立起自信,很多人的烟都能戒成,自己也一定能行。若真的自信心不足,要想着到医院找医生或使用戒烟药物来帮助。每一喷烟雾都在损伤身体,为了自己,为了儿女,一定要开始戒烟尝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