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心耕耘,花期自来

(2023-02-11 17:35:10)
小时候喜欢春,喜欢在没有风的早晨,独守后院的栅栏旁,满心欢喜地静听春的声音,像等待一场盛大的演奏会。喜欢花,渴望花开,能绣出满院绚丽。期待能在浓郁的花海中听到花开的声音,轻弹着内心喜悦的心弦。
一直以为花都在春天开放。初为人师的我,书生意气,心比天高。仗着浅显的教育理论和单- 一的教学方法,便期待着每一朵幼苗能顺利开花结果。而现实恰恰总会与理想背道而驰。班级总有学生成绩不佳,状况百出....
家长都希望听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很糟糕的孩子。老师眼里暗淡无光,家长自然不能与老师愉快地合作。若只是单单靠老师个人力量去推动后进生,那也只能是杯水车薪。长此以往,不仅见效甚微,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后进生们对学习愈加反感。有了新的认识后,我亦尝试着改变对后进生家长的言语。尽管同一内容的默写任务已经布置了好几天,对学习不上心的小林每次只能如挤牙膏般交给我两三个单词的默写答卷。我也不再满腹怒气,而是平和心态。给小林妈妈发了这样的短信:小林今日默写较之前已有很大进步,特此表扬,感谢您的督促!之后,一如既往收到小林妈妈这样的回复:谢谢老师,我会继续督促孩子的学习。人的潜能无限,在于人是一个可以自我激励的系统。在对后进生的培养中,家校合力,不吝啬给予每个家庭希望的一字一词。不经意传送的一句肯定,都可能改变藏匿于深土里的花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其实后进生的后进根子在于家庭,有些因素可能是我们竭尽全力也难以改变的。想明白这一点,教师应该降低对后进生的要求,便能发自内心对后进生笑,以赞赏的目光,对待后进生。越是在角落泥泞中的土,就越是需要阳光的照耀,也最需要老师的欣赏和夸奖而不是从老师的催促指责中,慢慢丧失对学习的信心。
正如春天的万物,有的伴随缕缕春风, 便显出自己的活力;有的则要在春雷的呼唤中,才伸腰探头。那些不是最先报春的花,成长中没有赞美和喝彩的掌声,但他们依然向往春天。或许我们可以给他们一点时间,在等待中给予耐心与爱,帮助掩藏于深土中的他们松土施肥,相信他们会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绽放出最独特的花瓣,灿烂炫目,芬芳扑鼻。我依旧喜欢春,在等待的季节里播种希望。在没有风的日子里默默耕耘, 静待一树花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