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滩17号 大力神托举的报业大楼

(2017-03-17 09:53:38)
标签:

杂谈

外滩17号 大力神托举的报业大楼

外滩17号 <wbr>大力神托举的报业大楼 外滩17号,原字林西报大楼,现为友邦大楼。建成于1924年。建筑师,德和洋行。建筑风格自由复兴式。地址,中山东一路17号。
外滩17号 <wbr>大力神托举的报业大楼

外滩17号的正立面身材苗条修长,比例匀称,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大楼总高10层,三段式立面。底部中间有两根贯穿一、两层的立柱,两边的墙面使用大石块给人粗犷质朴的感觉;中部立面37层,是排列整齐的窗格;上段立面,两侧为券式窗洞,中间树以双柱,形成内阳台。屋顶饰有双塔楼,带有巴洛克意味。

外滩17号 <wbr>大力神托举的报业大楼

《字林西报》(North-China Daily News)曾是在华出版最著名的英文日报,前身为英文周刊《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从1850年到1951年,这份报纸生动记录了上海城市历史中最富有戏剧变化的一百年。报纸曾刊登广告,自豪地宣称是在每栋商务楼或领事馆都能看到的报纸,同时还是媒体引用最多的报纸。无论质量还是发行量,都名列前茅。

  由于业务发展迅速,1921年报社打算兴建新楼。英商德和洋行充分利用外滩一块狭小的地皮,设计了一座身材颀长的报业大楼,于1924年落成。

外滩17号 <wbr>大力神托举的报业大楼
外滩17号 <wbr>大力神托举的报业大楼

抬头仰望建筑,我们发现高悬于檐口下有8尊大力神雕塑。

外滩17号 <wbr>大力神托举的报业大楼 设计师用意大利花岗岩只雕塑了大力神的上半身,腰部开始自然过渡到涡卷形的托座,宛若蜷曲的大腿,真是奇思妙想的设计。
外滩17号 <wbr>大力神托举的报业大楼 8个大力神都高举双臂托举檐口,充满了艺术的张力。但他们的头部有的向左,有的朝右,各不相同,灵活生动,强壮手臂的肌理也都清晰可见。
外滩17号 <wbr>大力神托举的报业大楼  不禁感叹大力神真辛苦,劳苦功高地举了90几年,手臂还未放下。
外滩17号 <wbr>大力神托举的报业大楼

当年《字林西报》的办公室位于5楼,其余楼层则用作租赁,有四海保险公司、友邦水火保险总行和友邦银行等金融机构入驻。据英文《远东时报》记载,建筑师特地设计了双层空心墙来隔绝夜间印刷机的轰鸣声。

外滩17号 <wbr>大力神托举的报业大楼
  17号的命运和许多外滩大楼相似,1941年为侵华日军所占。抗日战争胜利后,《字林西报》复刊。大楼的大部分楼层仍租给友邦等保险公司。
外滩17号 <wbr>大力神托举的报业大楼  1951年后由中国丝绸进出口公司等单位使用。1998年友邦保险重新入驻17号,成为第一家回归昔日远东华尔街的外资金融机构。
外滩17号 <wbr>大力神托举的报业大楼
 建筑底部在两层窗之间有三块浮雕。这三块浮雕我想应该是建筑的原物,但从未见有人介绍过。
外滩17号 <wbr>大力神托举的报业大楼
  站在外滩17号建筑前人们是看不清这三块浮雕的,但通过照片我们能看清浮雕的画面和下面的外文字。这三块浮雕人物生动、形象优美,雕刻细腻。
外滩17号 <wbr>大力神托举的报业大楼  这块浮雕从画面和下面的外文“art science litteratvre commerce trvth”的辨认,浮雕似乎反映了艺术、科学、商务的内容。
外滩17号 <wbr>大力神托举的报业大楼

这块浮雕下有“Printing”应该是反映报纸印刷的内容。

外滩17号 <wbr>大力神托举的报业大楼

这块浮雕下面的外文“jovrnalism”是新闻的意思,浮雕中的人物形象极其生动、优美。

外滩17号 <wbr>大力神托举的报业大楼
外滩17号 <wbr>大力神托举的报业大楼

我的博文大量采用了乔争月《外滩建筑系列》内容。博文标题也采用了乔争月原文标题。谢谢乔争月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