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轻云淡夏清凉——赫尔辛基2

标签:
岩石教堂坎皮礼拜堂西贝柳斯公园芬兰国家美术馆芬兰湾集市 |
今天6点醒来,打算先到楼下赶第一拨早餐,不料比我早到的人一大堆,靠窗的餐桌差点没得。朋友说: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还是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要看各自的造化。
上午十点,出门寻访几座有特别历史意义和特别建筑意义的教堂。



“乌斯别斯基教堂”意为圣母安息堂,俗称红教堂,是北欧最大的希腊东正教教堂。看名字可以猜到,它多半是俄罗斯帝国统治时期的沙皇产物。
教堂坐落在卡塔亚诺卡半岛的山坡上,十三个金色洋葱头与古雅的红砖墙形成鲜明对比,是俄国人在芬兰宗教史上留下的一抹浓墨。


“赫尔辛基大教堂”虽然俗称白教堂,实际上使用了三种深浅不同的石材建造。


坦佩利岩石山坡,是赫尔辛基人喜欢的休闲场所。那面壁而卧的是艘铜片镶饰的飞碟吗?吾弱弱发问。







碗状的“坎皮礼拜堂”,位于市中心人来客往的纳瑞卡广场边沿,又名“静默教堂”,旨在成为繁忙都市里一角安宁的庇护所。它以冷杉做外墙,赤杨成内壁,白蜡树为座椅,室内除了朴素简单的圣坛,再无其他器物和装饰。




吾青年时期最爱的音乐家是肖邦,次爱的是西贝柳斯,虽然当时并不晓得后者是芬兰人。
“西贝柳斯公园”中心,有块由花楸树、鹅掌楸、垂枝杨环绕的岩石,岩石上有组由600根钢管组成的雕塑,名为《音乐的激情》,它允许观众进入其中,在钢管与钢管间制造出气流和语言产生的回声。







“芬兰国家美术馆”号称不仅藏有芬兰最齐全的古典艺术品,还为新锐艺术家留有一席之地。不过,眼浅的我没看出啥亮点,诚以为每人22欧的门票,有些不值。
通过由建筑师布拉曼特、画家拉斐尔、雕塑家菲迪亚斯撑场面的大门,深入象征建筑、绘画、雕刻、音乐四大古典艺术形式的女像柱,放眼望去,芬兰本土艺术家的作品占据九成。











三而环海的赫尔辛基地处芬兰湾北岸,是全国对外贸易货运量最大的港口城市。今天在此凝视风平浪静的湛蓝海面,想破头都想不出那年搭乘的邮轮在此遭遇了怎样恶劣古怪的气候,以至于拼命挣扎数小时仍无法靠岸,只得徒留遗憾,黯然离去。
建在波罗的海边上的“市集广场”,全年提供前往芬兰堡的渡轮服务,三季出售高热量的地方特色小吃,据说市集峰值期是十月初的鲱鱼节。我想问的是:为何著名的芬兰毛衣和护耳帽,品质不如义乌,价格超越巴黎?两米高的阿曼达不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