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第二乐章:纳克索斯腹地


标签:
碑基厄斯城堡帕纳吉亚圣母堂菲洛蒂翁村阿里阿德涅泉宙斯洞 |
昨晚疯狂的季候风,让宾馆阳台的桌子板凳跳了一夜恰恰舞,直到天色发亮才累极而眠。
纳克索斯没有公交,想要环岛,必须租车。宾馆隔壁的欧罗巴车行,自动波每天30欧,手动波每天20欧,无需办理任何手续,一辆崭新的尼桑开走便是。






伫立在阿吉亚索斯平原上的“碑基厄斯城堡”,是17世纪威尼斯统治时期修建的防御工事。威尼斯人被奥斯曼帝国击败后,城堡一度被改建为修道院,直到 19 世纪初被修士们放弃。


“帕纳吉亚圣母堂”是纳克索斯岛上最古老的教堂。公元4世纪,岛民为回报“受圣母马利亚祝福而拥有的充足水源”修建了这座建筑,它由裸露的石墙、带圆顶的阁楼、三个相邻小教堂组成,风格清奇。







海拔 400 米的“菲洛蒂翁村”,是特拉盖亚地区最大的村庄,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山顶上有东正教堂和圆形剧场,山脚下是羊肠廊道和传统住宅。








从菲洛蒂翁村徒步半小时,来到清澈的“阿里阿德涅泉”。若问孤立海岛,哪来山泉?答案是:泉水可能由海底喷泉或化石淡水形成。意思是,现在的海底可能是原来的陆地,海陆变迁后,水分被原封不动保存下来,成为原生海底淡水。在地质历史中,海平面多次升降,造就多期规模巨大的埋藏古河道系统,形成多层原生海底淡水层。另一方面,海底含水层中的原积咸水在自然条件下,经地下水质点的弥散作用和对流作用可自发淡化成淡水,成为海底淡水的次生源。海洋中每年有33万立方千米的海水被蒸腾化为雨雪降到陆地上,一部分渗入地下,遇到不透水的岩层便形成蓄水层。爱琴海海底就有一处类似涌泉,一昼夜能流出100万立方米的淡水,给淡水匮乏的岛民带来莫大福音。






离开阿里阿德涅泉,寻着乱石中的红点标志,顶着随时被掀下悬崖的狂风,爬40分钟颇为艰苦的山路,晃至海拔1003米的扎斯山顶。希腊神话说,为免被已经吃掉五个儿女的父亲克洛诺斯吞食,宙斯出生后,即被母亲密藏在扎斯山的岩洞中,靠喝山羊奶长大。







“阿皮拉索斯”建在海拔640 米的法纳里山麓上,被希腊人誉为云中村庄。






天然石材的高级装点是天然植物:清丽的万寿菊、优雅的洋紫荆、耀眼的金雀儿,暗绿的木犀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