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钵化缘


标签:
出家修行托钵化缘清迈门菜场素贴山圣僧纪念碑清迈大学 |
据说泰国男性公民无论出身贵贱,都要求一生至少出家修行7天。当然,选择终身做和尚的也不在少数。又据说,泰国寺院是不生火做饭的,僧人主要通过化缘来接受信众供养。
我问小许哪里有“托钵化缘”盛景?我指的是成群结队在晨光中行进的化缘者哈,朝雾朦胧,袈裟妙曼,诗意满满。小许疑惑:有这样的事?不会是花钱摆拍的吧?我亦疑惑:花钱能买僧侣秀?



头天在谷歌查询,有人说素贴山脚破晓时分有僧人聚集,因为那里是他们从山顶至山脚化缘的必经之路。看看才七点过,便挥手叫了辆突突车,刚讲出“圣僧纪念碑”几字,司机便了然于心地笑了。
未及山脚,已有化缘者陆续走过,赤足抱盂,肩背布袋。小许看了我拍的照片表示惊艳:“这是哪里?马上发朋友圈,貌似我拍的。”







年青僧人腹前环抱的钵盂是不锈钢材质,式样和我家的沙拉盆相仿。年龄大点的为省力,会在钵外加个有肩带的外套;讲究些的,还会在钵盂上方加上盖子。
施主们往钵里放的东西有橘子汁、玉米棒、米花糖、油酥花生、方便面、虾片、蛋糕等等,都是些没营养的垃圾零嘴,僧侣们若天天靠这堆五花八门的东西维生,会不会人人都是三高患者?






不知这些僧人是仅为自己一天的饮食化缘呢,还是另有深意?因见许多人在钵盂装满后,会找个地方把东西堆好,掉头继续再化。



为纪念泰北宗师“古巴洗威猜”而建的圣人纪念碑脚下,又是另一番胜景:成桶的鲜花、成排的鸡蛋,成列的烧香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