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2023-12-28 01:04:53)
标签:

白寒木住宿加早餐

白水漫步

漩涡州立公园

彩虹桥

尼亚加拉瀑布群

杂谈

   尼亚加拉瀑布镇拐角上的“白寒木酒店”,正好处在我们想去的几个景点中间,对喜欢步行的人来说,特别方便。
   蔡老板帮我把壁炉点燃,斯斯文文的站起身说:这幢别墅一百多岁了,老旧归老旧,住着还算舒服。
   可能因为太舒服了,次日被汽车的嗡嗡引擎声吵醒时,已莫名过了八点。胡乱洗把脸换身干净衣服下楼,蔡老板和白寒先生已在厨房候着了。略微油腻的英式早餐配水果麦片和咖啡,没有蔬菜。
   蔡老板轻轻抿了抿嘴唇解释:这边地盘傻大,菜园子一弄就是三十亩。种植不难,难的是怎么储存过冬?绿叶菜放几天品相不好了是不允许出售的,打折也不行。所以每年一到十月,瀑布镇就闹菜荒,要等来年冰雪消融后,菜农才会重新活跃起来。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酒店离我们要去的第一个点“白水漫步”六百米。沿着尼亚加拉河边的木桥走走停停,感受大瀑布下游水流的力量。想起那年在云南虎路峡,沿河激流也有这种万夫莫挡的疯狂气势,水质却远不如这里清透。
   尼亚加拉河在千疮百孔的侵蚀地层间,上气不接下气的奔跑,遇石上扬,见坑下跳,制造出花样繁多的冰蓝暗流、翡绿波涛、雪白泡沫,那叫一个过瘾!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白水漫步”往前不到一公里,就是“漩涡州立公园”,它们同属尼亚加拉河景区,只是视角不一样。
   据资料介绍:尼亚加拉漩涡形成于冰川融化产生的大量水流,河水沿地质断裂形成的尼亚加拉峡谷汹涌澎湃,忽然从断崖上一头扎下,轰然坠地,形成尼亚加拉瀑布。然后,成功跳崖的激流沿峡谷继续向北,在经过几乎垂直相交的大卫峡谷时改变方向,转头撞击两侧岩壁,天长日久,硬是撞出一孔直径800米的天然漩涡,外加38米深的魔鬼水潭。
   为何我拍到的只有碧波荡漾的河湾及漩涡里涌出的水流?因为一架黄红相间的机械滑轨,把漩涡和深潭挡得密不透风。如果你能成功去到滑轨之上,将会被它托举至大漩涡正上方,停留片刻;再被它推送至峡谷对面的美丽国崖边停留片刻
   我是想上去的,可眼见购票队伍已经排到大厅外面,以每次进10人,往返一趟30分钟计,天黑前轮不轮得到我们,很难说。
   天都黑了还上去看个鬼呀!朋友没好气,就此别过吧您嘞。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这里并非尼亚加拉河的终点,河水会穿过激流桥和彩虹桥继续向东,流至尼亚加拉水坝,掉头北行,经金斯顿大桥,注入安大略湖。
   我曾在彩虹桥那头的纽约州瀑布区呆过半天,对水流奋力击打岩石的狂躁,雾气巧妙变出彩虹的自得,记忆犹新。今天从这座著名的跨国大桥肚腹下穿过,感觉它收敛好多,憔悴好多。
   你的记心真有那么好?
   你不晓得?我最大的弱点就是好记心,烂笔头。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虽然“白寒木酒店”到瀑布群只有2公里,蔡老板还是担心晚上步行回来不安全,坚持要我们开车过去。外婆常说“听人劝得一半”,我们依言以四轮代替双脚,踏上丘吉尔夸赞的“世界上最宜人的周日午后自驾之路”,由尼亚加拉河的下游,逆水而上。
   尼亚加拉瀑布群甫一出场,便头顶光环。马蹄型瀑布、美利坚瀑布、新娘面纱瀑布,形若银河倒倾,势如万马脱缰。只拥有马蹄瀑布的加拿大,观看效果胜过美丽国三倍。放眼望去,弧形岩壁几乎垂直于河面,千年断层清晰可见,三挂瀑布依次排列,水势澎湃,汽雾缥缈,云蒸霞蔚,彩练双飞。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想当年,在纽约州乘坐 “雾中少女号”,震撼刻骨铭心。
   游船缓缓绕过相对低调的“美利坚”,绕过相对柔顺的“新娘面纱”,绕过隔开它们的山羊岛和月亮岛,然后,义无反顾地闯进狂傲不羁的马蹄瀑布,穿过近六十米高的雷霆水幕,去到世界的另一头。
   结果可想而知,豪情万丈的冒险者们被兜头盖脸泼了几百浴缸冷水后重回人间,变成了一群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落汤鸡。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尼亚加拉”在印第安语里,意为“雷神发怒”,原住民以为它是雷神泼下的天水,轻易不敢靠近。十七世纪,一位法国传教士重新发现了这处人间奇迹。慕名而来的拿破仑之弟把它定为蜜月旅行目的地,使“尼亚加拉蜜月行”,成为那个时代的时尚标杆。
   安大略美术馆收藏的这几幅十七世纪的风景画,记录了瀑布群的成长史,除了河床因长期水击有所后退外,它们的形状和周边的景色,几百年来,几乎没变。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瀑布区位置偏西,晚上六点半天还没黑。我们决定到观瀑塔前面的维多利亚女王餐厅解决晚饭,并在那里坐等高光时刻。餐厅价格小贵,味道平平,奈何人家露台宽大,瀑群傍身,水声伴耳,位置无敌。
   灯光秀七点半准时上演,无数霓虹齐齐放光,一会红一会蓝,一会橙绿紫,瀑布群搔首梳妆,顾影自怜。因不是周末,夜空没有绽放烟花,这场人为制造的绚烂一小时后便戛然而止,刚才的璀璨顿时全部蔫巴,正舞在兴头的大瀑布也变得没精打采。
   妈妈曾提醒过我,生命的真实模样是什么,我一向不当回事,认为时间就是源源不断的霓虹,熄灭还会重启……
   朋友点头叹道:无懈可击,色即是空。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随枫而行:尼亚加拉瀑布群


 加拿大音乐家约翰.赫伯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