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逝者如骏马

(2023-07-13 03:05:48)
标签:

申赋渔文

魏永恒画

百度图片

虚构鱼编

致敬原作

“到了高淳,过襟湖大桥,沿着河岸往右一直走,不到两里,你就看到了。”登报卖马的小陈在电话中对我说。

2004114日,下午。河岸边的大坝带子一样朝前不断延伸。堤岸的右边是宽阔的水面,左边是田地和稀稀落落的农家。

远远的,在河坝的左岸,一个小黑点,孤零零地站在斜坡上。一匹小马。它微微仰着头,一动不动。

这是一匹枣红的小马。看到有人过来,它回过头,脚踏着碎步,转了一圈,抬起头,站住。它看着我。

小陈走过来,小陈叫陈坤华,年轻,高而瘦。他笑着。后来我才发现,他不笑的时候,脸上也总是笑容。小陈的房屋就在堤坝下面,小陈八十多岁的奶奶站在屋子的后面,慈祥地朝我们笑。小陈引我到他屋子里前面的晒场,一条小黄狗不依不饶的在后面叫着、嚷着。

“这马,一般人养不了。”小陈用扫帚扫开正晒着的黄豆,空出一块地,摆下两张椅子,“它不听你的,骑不了。”刚刚坐下,小陈就奇怪地说起这匹马的顽劣与不好调教,好像要故意吓走买马的人。

他不想卖马?,可是他为什么要登报卖马呢?我有些诧异。

“我被它摔过好多回。有一次,差点被它报销了我的大拇指。”小陈把右手的大拇指朝我翘着伸过来,“现在看不出来了。”

“那天外面正下雨,我把它牵回家,缰绳抓在手中,有一段不知怎么绕在手上。它忽然发力跑起来,往外一冲,绳子勒着我的手指,深深勒了进去,手指要断了,我疼的差点晕过去。好几个月,这手指不能动。我真想把它给杀了。杀自然不行,我就登报,卖了算了。

它跟我一点都不亲。它跟我表弟也不亲。它的爸爸妈妈——公马母马,都死了。它们都是我表弟买回来的,表弟没法养了,也不想养了。估计呢,千辛万苦把这三匹马买回来,死了两匹,伤心了。他把这剩下的一匹给了我。他去了另外一个城市。他不想看到它。

我牵了它回来,把它洗得干干净净,给它最好的细料吃,拿它当宝贝,哄着它。我喜欢马。我骑上去,通,它一跳,把我摔下来。它不让我碰它,靠近都不行。它躲着我,老想用蹄子踢我。被踢着可不得了,它一脚,桌子脚都能踢断。

我生气了,把它栓在电线杆上,拿柳条、小木棍打它。打了,应该乖些了。我骑上去,它跑了,身子斜斜地朝路边上的电线杆挤过去。我飞一般跳下来。慢一步,这腿,就被它撞到电线杆上了。

没办法。再打。打有什么用呢?它看到我是怕了。我给它喂草喂水,看我来了,它就往后躲,等我走远才过来。边吃边支着耳朵,警惕着。我动一动身子,它就跳起来,向边上闪。

打过好多次,估计它恨我了,看着我的神色都不对。我跟它,仇人一样。其实,家里人全反对我养这马,可是我喜欢。只有我一个人照料它。白天我还要出去开汽车。不管多忙,是没人帮我照料它的。只有我。可是它不喜欢我。我是天天照料它的人,它都不喜欢,我不知道它在想什么。

它天天站在这堤岸下面。我整天不在,没人理它。它就这样呆呆地站着。不用说人,跟它作伴的动物也没有。只有那条小黄狗。我看它对小黄狗也没有什么兴趣,从来就不曾见它低下头去看它。

我估计,它可能会想它的父母。它们是一起从很远的地方过来的。两匹马忽然没有了,它成了孤零零的一个。如果想父母的话,可不是一件好事。公马就是因为母马死了,就也死了。

不过,那两匹马死了也好一阵子了,而且这马还小,应该不太懂。看它的样子,也不像伤心,可能是孤独。我瞎猜。因为我一点也不懂它。

我去买书回来看。书不好买,高淳的新华书店我全跑过了,没有。我去南京买。没什么养马的书。四处打听,四处收集,好歹也搞到三四本。谈不上多大用途,简单得很,无非是怎么把马养活。要说怎么跟马相处,没有。

卖掉算了。家里人也天天跟我嘀咕,我就登报了。

在高淳老街,有个卖儿童玩具、钟表什么的老伯,50多岁。我跟他闲聊,说这马不行,登报了,想卖。老伯淡淡朝我一笑,说:年轻的时候,我养了一头牛,白牛。隔老远,我喊它一声,它就跑过来,我跟它说很多话,它都懂,后来它死了,我哭了几天。它死了,我就什么都不养了。牛是笨家伙,马是通人性的,哪有养马的人搞得跟马像个仇人。

我脸红红地走了。我又跑图书馆,图书馆的人帮我在电脑里搜,连文学里的关于马的书也被我弄来几本,《马语者》、《动物素描》什么的,甚至搞到一本《秦琼卖马》的戏本子。我还听别人说,在骑兵时代,战场上经常发生这样的事:骑手战死了,马却能将主人驮回军营,脚步缓慢,一声不吭。

我不打它了。它还是不理我。我以平常心待它。不哄它,也不逼它,就像交个朋友那样。这么些日子下来,好像有那么一点摸着它的性子了。”

“你到底卖还是不卖呢?”我问小陈。

   小陈嘿嘿笑着。
逝者如骏马


逝者如骏马


逝者如骏马


小张是小陈的表弟。小陈的家在沧溪的太平村,小张家从这里往东要四、五里。马是他买来的。2002年,小张把几万块钱绑在腰里,就上路了。这钱是他多少年来所有的积蓄。他挣钱挣了多少年,想马就想了多少年,觉得钱差不多了,就去了。听说河北沧州有好马,问了路,便上了火车。

到了。先是挨家挨户的问,接着去集市,反反复复10多天,看不到中意的。终于看到了,在一户农夫的家里。是一匹白马,雪白雪白,浑身没有一根杂毛。小张赖着不走。主人不太肯卖。

小张加了两次价。

主人说马可以卖。不过,另外一匹枣红马还有六个月的小马要一起买。小张没多想,就要了。那枣红马他也喜欢,小马呢,也喜欢。

天没亮,雇来装马的大卡车就到了。先牵了白马出来,白马不肯上车。它坐在地上,前腿支着,抵着地。拉不动。其实拿根棍子,打了,也能起来。可农夫一家是断然不肯干的,他们舍不得。小张也舍不得。于是僵持着。农夫把孩子推进屋。看到马要被牵走了,孩子一直在哭。司机拖了六个月的小马上了车,再拖那白马,白马好像不那么坚决了。白马上车了,枣红马便也上了车。

    上路了。
逝者如骏马


高淳迎湖桃源铁索桥的对岸,临着水有块长长的宽阔平整的土地,天生一个跑马场。就在铁索桥的对面,小张搭了个马棚,马在这里安了家。马棚的这一面是马场,马场过来是水,隔着水,是迎湖桃源。马棚的另一面,是高高的堤坝,堤坝的外面,是浩渺的固城湖。

2002年的秋天,固城湖边的迎湖桃源游人络绎不绝,马儿欢跑着,马背上的游人夸张地惊叫着,声声马蹄飞溅起湿湿的泥土。马棚边的堤岸上,开着成片金黄的野菊花,野菊花一直向堤坝的上面、向堤坝的远处漫延过去,使这人工堤坝变得如此柔和、优美,完全地合乎自然了。马场与水相邻的地方,是芦苇,芦苇在近处是简简单单,稀疏的,然而向远处生过去,却渐渐地茂密起来,到天边的时候,水、青草地、芦苇从、蓝天,连成一片,模糊了,混在一起。马儿们到来的这个秋天,这片土地生动美丽,无比热闹。常常有人骑了马,过了索桥,到河的对岸,白马和枣红马奔跑间偶尔停下来,隔水看着彼此,昂起头,对视着,嘶鸣着。

“我说不上来。既不是饿了的低低的嘶鸣,也不是洪亮的鸣叫。很有韵律,听起来特别悦耳,我们听着,心里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高兴。”小张说。

   那匹小马因为还不能骑乘,买回来后养在别处。傍晚只有白马和枣红马回到马棚,这里只剩下它们,喂养它们的人住得也很远。天暗下来后,这里除了偶尔的飞鸟,没有任何访客,白天的喧闹水汽一样,突然挥发了。马棚周围安安静静,只有风吹动芦苇的声音,只有风吹起堤岸那边固城湖水波的声音。它们头靠在一起,厮磨着,轻轻嘶鸣着,甩着长长的尾巴,然后抬起头,悠闲地看着远处的流水。
逝者如骏马


逝者如骏马


逝者如骏马


逝者如骏马


20035月,小张的马场寂静下来。“非典”来了,马场空无一人。一个月后,“非典”终于过去。然而,小张的马场再没有热闹起来。

夏天到了,天热起来。越来越热。马场上没有游客,小张支撑不住,养马要钱。他去了上海,干电焊工,他要挣钱养马。马场上的白马和枣红马,被托付给附近一位老人。

2003823日,农场“处暑”。小张到上海已经一个月。一个月的工资还没拿到,白马死了。热死的。小张从上海赶回马场,在白马日日奔跑的马道边挖了一个坑,把它埋了。

枣红马在远处看着。枣红马一动不动。

小张更加细心地照料起枣红马。他怕它也被热死。他筛最好的细料给它,他给它洗澡,他寸步不离地守着它。

枣红马一动不动,它呆呆地看着远处那个埋葬着白马的小小坟包。

小张把它牵走,牵到马棚中。它站定,头朝着那个小坟包的方向,直直的看着。离得已经很远了,它什么也看不到,可是它就这样看着。草料递到它的嘴边,水递到嘴边,它纹丝不动。仿佛呆了。

“我被它吓着了。”小张说,“我用力拉它的头,把它的头转到另一边,不让他看。拉过去,手一松,它的头又回过来,就这样定定地看着。”

“我用手轻轻地拍着它,给它梳毛,跟它说话。它不理。”

枣红马一动不动地站着,朝白马的方向痴痴地看着。它不吃不喝,也不嘶鸣。就这样站着。整个白天过去,整个一夜过去,它一直是那个姿态,一分一厘都没有移动。

小张找来兽医。兽医忙碌着,什么也看不出来。马还是一动不动。3天,小张把能找的医生全找了,没人知道这马到底怎么了。他们面面相觑,没人懂它。

小张流着泪,抚摸着马的脖子。马没有看他。马一口都不吃,好像它已经成了化石,好像它自己的生命已经不存在。

4天了。枣红马还是这样,站在马棚里,默默地,头朝着白马的方向。白天、黑夜,一直这样。小张把它拉走,小张想让它离开这个地方。它不肯走,小张牵不动。即使把它的身子扭过来了,它还是把头转过去,好像一分钟都不肯把眼睛离开那白马的方向。

5天。它已经55夜没有喝一口水,吃一口草料。小张呆呆地坐在地上,什么也不知道说,什么也不知道想。他无法与它沟通,他的话它一句也不懂。而枣红马,一直无言无语地站着,不发出任何声音,它甚至没有流下一滴眼泪。它就那样站着,头一动不动地对着埋着白马的河边那个小小的坟包。

“我不忍看它。已经是第6天了。任何人,任何动物,我从来没有看过这样伤心的样子。它看着埋白马的方向,眼睛好像要把泥土看穿过去。6天啊,它的头连动一下都不肯。我就想,它肯定活不了,它的心已经碎了。”

白马死去已经6天。枣红马石雕一般这样站着也已经6天。

6天的中午,枣红马前腿颤抖着,跪了下来,头向上一昂,没有昂起来,眼泪从眼里跌落,它的头垂下来,扑倒在地。庞大的身躯侧过来,一歪,訇然倒下。它死了。

   小张把枣红马埋在离白马不远的地方。小张没让小马来这个地方。他把小马送给表哥小陈,独自一个人走了,离开了高淳。他再也没回他的马场。他好像要忘了这个地方。
逝者如骏马


逝者如骏马


114日的午后,太阳冷冷地照着,我们坐在小陈的家门口,小陈跟我讲白马和枣红马的事情。

黄昏了。我说我想去那马场看看。小陈陪我去。小马已经3岁,站在堤坝的斜坡上,沉默地看着我。它们永远是那样沉默。小马平静地看着我们,目光纯净坦率,仿佛洞穿了一切。它被长长的绳索牢牢地拴在一根木桩上,它只能沿着一个圆圈踱步。

小陈说,他已经很久没有骑它了。它也不喜欢被他骑着。而且,没有泥土的路可以走,水泥路面会让它的脚疼。于是,它就长久地站在这堤坝下面发呆。

   这匹已经三岁的、出落得很是英武的枣红马,它的父亲母亲死去之后,再也没见过同类。
逝者如骏马


走到迎湖桃源索桥,就看到了马棚,堤岸上已经没有了去马棚的路,满地是高高的杂草。终于到了马棚跟前,这已经不是马棚了,只有几根斜歪着的木柱,棚顶破破烂烂,大部分已经坍塌,一人多高的杂草把马棚团团围住。只是马棚的前面,一大片野菊花依然开得灿烂。

已经找不到埋马的小坟包。原先热闹非凡的马场杂草丛生,荒芜不堪,一阵秋风吹过,空旷无边的马场显得无比的凄冷、萧瑟。由于河水的漫溢,马场上的坑坑洼洼已经完全改变,白马和枣红马的埋骨之所完全湮没了。

   没有人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一只白色的水鸟忽然飞过,它掠过水面,鸣叫着,飞过我们的头顶,从这废弃了的马场上方穿过去,像个不可知的精灵,在水天交接之处,陡然消失。
逝者如骏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