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年的花儿

(2021-10-07 19:19:19)
标签:

四季漫游

随拍花草

观摩写生

抓住要点

勤于补拙

转眼来到又一年深秋,虽然果仁忆情小起,果皮亦未消停,但除了不能远行,花照开,舞照跳,貌似各方面都已修复重启,至于金星土星冥王星相位几何,实不能细究……

去年手机拍下的植物花草虽然有颜色无层次,还是舍不得扔掉,晒晒吧,不然只怕又要断桥残雪。

这是五月的海南。黄花夹竹桃、矮穗鱼尾葵、海芒果、狐尾椰子、鸡蛋花、莲雾、野菠萝、火焰花,花果傲人。

去年的花儿


去年的花儿


去年的花儿


去年的花儿


去年的花儿


去年的花儿


去年的花儿


去年的花儿


去年的花儿


去年的花儿


去年的花儿


去年的花儿


去年的花儿


去年的花儿


去年的花儿


去年的花儿


去年的花儿


去年的花儿



    这是七月的成都。荷花娇娇,莲蓬亭亭。
去年的花儿


去年的花儿


去年的花儿


去年的花儿



    这是九月的杭州。丹桂、金桂、银桂,满陇桂雨。
去年的花儿


去年的花儿


去年的花儿



    这是十月的魔都。滨江步行道,粉黛乱子草。
去年的花儿


去年的花儿



    去年十一月的花头嘛,是在上戏观摩郭润文老师写生。头几天荷西做模特,光摆姿势定位就整了两个小时。郭老师说:一开始定好框架和神韵非常重要,之后的所有细节都是这之內的填充,至于使用什么工具,只是绘画的手段。写实绘画基础的程序化东西是不可能绕开的,建立一套适应自己的良好绘画方法,对写生来说非常必要,否则你会在每个阶段反复纠结,浪费时间,破坏情绪。
去年的花儿



    写生肖像要趁模特和画家都比较兴奋的状态下,找准模特的气质和性格特征,否则模特久坐疲惫,画家久站气弱,再想捕捉会很困难。模特眼神传达的信息、他的脑袋应该偏转多少、身体是怎样扭动的,这些东西都很重要,如果没找准,后面你会在不停打乱仗,且收不到预想的效果。一开始找准形,后面的细节才会饱满,否则搞得不好就成登记像了。我刻意把模特右肩抬高左肩放低,头向右下方压低,与身体形成逆向旋转的动态,就是为了避免证件照似的刻板。
去年的花儿



    此后每天上午九点到十一点半,下午两点到五点半,大家都准时到上戏报道。老师站着画,学生站着看,有时鸦雀无声,有时扯些闲篇。老师说:广美捡垃圾的李老头靠做模特在老家盖了两套房,八十多岁还娶了个二十多的老婆,那才真是坐着就把钱赚了。有人随口问:谁是李老头?老师正经答:就是一个姓李的老头。有人断:那年轻女人肯定是想着反正老头也活不了多久,等几年老家的两套房就是她的了。老师驳:不是不是的,老头的房子早被儿子霸占了。那女人是真喜欢和他在一起,就觉得精神上挺愉快的。
去年的花儿



第四天下午五点半,老师作小结:这个模特长得非常富有绘画感,他的胡子和帽子很有表现力,显得就像一张油画,我一看就知道可以画出感觉来。选择模特和摆放模特的姿势就是一个创作过程,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创作环节。模特选得好不好,或者摆放的姿态不如意,你在画的过程中会不停挣扎纠结,想要摆脱那种不好的元素,结果肯定好不了,绘画时间还会拉长。如果模特本身就特别棒,身上具备你所要表达的东西,在摆放姿势的时候可以长时间再三考量,这样后面好几天都会处在愉快的工作氛围中,画起来才得心应手。时间总长实际上是一样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就这个模特来说,他的红帽子和灰绿色的衣服搭得很好,形成一个很好的对比关系。这么厚重的一个人物状态,我选择用黑色背景来表达他的分量,让背景使他好像处在一个深远的空间内,衬托出他的肤色和“阴险的气质”,这种相互衬托的效果使这张画很有力量。在画的过程中,我不停地在修改他的造型。其实画一幅肖像写生,从头到尾不可能一成不变地描摩,除非你是在画一张照片。画照片的时候是平面的二维状态,而模特是处在一个三维立体空间的。他不停地在扭动,几天下来,他坐姿从微小的移动到两公分的差别,跟最开始完全不一样,你得从头到尾不停调整。比如他的脖子从最初的构图到最后成型,我至少减掉了两公分。
去年的花儿



    这张作品画到现在这个程度,我比较满意的是它的造型和它色彩的浓郁程度。我把握住了它的厚重感。黑色的背景布在特定的光影下已经成为丰富的深灰色。衣服在这样的背景下降低了饱和度,目的是体现头部的强度。肖像写生第一,构图要有意思;第二,色调要有意思。一张作品完成后,模特走了,画留下来了。这不是一个照抄的过程,这是一幅作品成就的过程。
去年的花儿




第五天画林妹妹。郭老师要求她把额头露出来,披肩发梳成两条羊角辫。摆姿势只用了半小时。老师把画架方向转了九十度,他居中,上戏美术班的几名学生围坐左右。

    老师说:当模特摆放好之后,并非每个角度都是好的。如果你坐在一个不好的角度,可以选择性构图,不要勉强去表现不好看身体部位,可以只画一个头像,或者一双手。聪明的学生总会在角度非常不利的状态下,画出一张很好的画。你要选择审美的,而不要选择自然的。选择自然的,会给你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去年的花儿


去年的花儿



某天林妹妹中场休息时,将画中人端详一番,细声说:我觉得上嘴唇厚了些,下巴长和圆了些。郭老师问:那这样是好看还是不好看呢?林颌首笑:好看。老师逗趣:那就照着这个标准整。

    此画结束那天,上海阴云重重气压很低,相当闷热。老师对林妹妹头上的发卡着了迷,一直在那小块造型上琢磨来琢磨去。还有背景。他在造云,一层一层的,用粗糙的扇形笔侧锋打圈,再使刮刀压出肌理,同时自语:累死了。今天感觉很疲惫。他的朋友为调节气氛,用手机播放起“蓝蓝的天上白云飘”,还五音不全放声大唱起来,学生们为免笑场,五官险些变形。老师说:这歌太老土,来首刀郎吧。那人却放了陈 百强的“一生何求”,并和老师说:知道吗?这个歌星是以酒送服安眠药、昏迷17个月后去世的。老师哼了一声:我也喜欢喝酒。我也吃安眠药。他朋友叫起来:那你想搞么板眼吵?翘胯子?
去年的花儿



可能郭老师比较偏爱鹅蛋脸葱管鼻,这张肖像总的来说不太似林妹妹。整体画得都过圆润了,中庭和下庭又偏长,气质也太文艺。

老师总结:我本来的思路是只画一到两天,结果画了三天。设想要画两条辫子,两条辫子要一直一斜。注意,当两个对称的东西出现时,一定要有意变化一下,以免雷同和呆板。人物的三分之一是暗部,三分之二受光,体积得到体现,暗部比较好控制。真正丰富的东西全在受光面上,难度也在受光面上。我很敏锐在观察到模特皮肤特别白,这样的肤质皮肤很薄,血管充血后容易出现红润。这种感觉强化后,再把冷暖的层次拉开,避免画成素描的黑白灰感觉。虽然只是画了一个头部,难度还是非常大的。单独画头比画一张带手的半身像还累,考虑的东西反而多,脸上的一些小细节小转折都得顾到。带手的话,相对可以放弃很多东西,只注意整体要求就行。

    我昨天纠结了很长时间。因为暗部压缩和亮部膨涨的原因,让原本对称的左右两边产生错觉,感觉脸一边大一边小。这种调整很难。我一点点一点点地调。亮部往里收,暗部往外扩,每次只能调0.10.2公分的样子。左边的眼睛画高了,得把它压下来。压了两毫米。别小看这2毫米,这么小的一个头,只相当于真人的一半,在画上少2毫米,在真人脸上就少了4毫米。所以,写实画要求要极致细微,观察到了错误就决不放弃,不能因修改太难太累而罢手,一定要改,要和自己较劲,纠结到底,直到养成一个好习惯。
去年的花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