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隆

(2020-11-09 22:17:50)
标签:

科隆简史

霍亨索伦桥

大圣马丁教堂

圣乌苏拉圣殿

瓦尔拉特博物馆

          最后一个冰河时期结束后,温暖的波罗的海和地中海孕育了围绕两海的古代人类,希腊和古罗马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城邦和帝国。
    莱茵河畔的科隆诞生于古罗马时期,公元80年被提升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会城市。罗马帝国衰败后,迅速崛起的日耳曼人几乎占领了整个欧洲,科隆被收编为德国最古老的城邦之一,继承了希腊和罗马人的古代文明,接受并传衍了基督教。二战中,科隆受到英美地毯式轰炸,建筑90%被毁,居民50%被灭,昔日的辉煌变为一 片废墟。今天的科隆,是一个完全重建的、以自由和包容著称的新城。

科隆

科隆

科隆

科隆

科隆

科隆

横跨在莱茵河上的霍亨索伦桥由铁路桥和人行道组成,这老桥的看点在人行道和铁轨间的护栏上,看见没?那些色彩斑斓的同心锁!

不知从哪天开始,科隆的小情侣们相信,在霍亨索伦桥上挂上一个锁,将钥匙丢进莱茵河,爱情就可以天长地久。此后,一曲《把心交给我》的德语歌,更使霍亨索伦桥家喻户晓,许多年轻人从各地慕名而来,希望在这里锁住自己的爱情。他们将自己和爱人的名字刻在锁上,挂在桥上,日积月累,搭建起一道甜蜜的风景线。

为科隆带来富饶的莱茵河,清澈见证了数不清的海誓山盟,只是不知那些被扔在河里的钥匙会不会堵塞河道、在洪水泛滥的时候给城市带来破坏?据说德国铁路局已准备将这些“永恒爱情的见证”通通移除,以保障大桥的安全。他们预估所有这些小锁加起来,总重量也不会超过45吨,而一辆火车的载重量为400吨,所以锁的重量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每当火车通过时引起的共振,会使锁与护栏之间产生剧烈的摩擦,进而导致护栏表面的金属层剥落,造成严重的锈蚀。

我以为,“除锁行动”将永无休止地进行下去。这批还没移完,下批已经锁上。 这世上解锁人岂能多过上锁人?

科隆

科隆

科隆

科隆

科隆

科隆

科隆

科隆

由前面的简述历史可以推断:科隆虽然移民复杂,信奉罗马天主教的还是占多数。在霍亨索伦桥上看见的这座有罗马式塔帽特征的建筑,名为“大圣马丁教堂”,据说它从公元一世纪一直建到十五世纪,方有今日之雏形。之后,这座建筑在多次天灾人祸、特别是二战的轰炸中,受到致命创伤,除了主墙,几乎全毁。

整体修复后的大圣马丁教堂,内部刻意保留了部分斑驳灰褪的原貌,地下墓室收藏有一块罗马时代的考古遗址。

科隆

科隆

科隆

科隆

科隆

科隆

科隆

科隆

“圣乌苏拉圣殿”是一座罗曼式教堂。据说十二世纪的时候,人们在这里发掘了一座古罗马时期的万人坑,认为这正是圣女乌苏拉及其跟随她的11,000名处女的埋葬之地。为纪念这些基督教早期殉难圣徒,科隆人在此兴建了这座圣殿,并将就挖出来的人骨装饰其墙壁。

科隆

科隆

科隆

乌苏拉是公元四世纪英国布列塔尼王之女,自小信奉基督教,立意终生守贞。国王从政略上考虑,要求女儿嫁给一位异教徒的王子,乌苏拉哀告无果,为尽量推迟婚期,借口需在欧洲各国巡礼朝圣后,方可步入洞房。当其时,未婚夫和一万一千名同情她遭遇的处女,请缨同行。这些勇敢的年轻人从英格兰乘船来尼德兰,再横穿低地国度到科隆,又由科隆逆莱茵河而上,历尽千辛万苦后,终于抵达圣地罗马。在接受了教皇的祝福后,乌苏拉的未婚夫也受到感动皈依了基督。

公元3831021日,乌苏拉和同伴们乘船返回科隆时,意外遭遇入侵欧洲的匈奴人,遂被全体射杀。

威尼斯画家卡巴乔以忠实呈现可见世界的手法,创作了《圣乌苏拉故事》系列作品。在《抵达罗马的圣乌苏拉》中,他细心描述了朝圣团到达后被教皇接见的情景;在《圣乌苏拉于科隆遇难》中,远方是科隆的教堂和城墙,近处波涛翻滚的河面上船只才刚刚靠岸,面对野蛮的弓箭和血腥的屠刀,乌苏拉及女伴平心静气安之若素

科隆

科隆

科隆

“一万一千名圣女之死”这个在低地国度广为流传的惨烈故事,激发过许多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其中,以十五世纪的弗兰德斯画家汉斯•梅姆林的作品最为动人。

曾在布鲁日的梅姆林博物馆,见过这方由梅姆林设计的、一米宽的《乌苏拉圣骨匣》,据说匣子里放着乌尔苏拉的头骨。梅姆林在在5块拱形面板和3块圆形面板中,绘了大大小小八幅坦培拉,从乌苏拉梦见手拿象征殉教棕榈枝的天使,到她乘船抵达罗马被教皇接见,及至科隆殉难后被当地人掩埋遗体,所有重要场面一个不落。

科隆

科隆

科隆

科隆

瓦尔拉特博物馆是德国最古老的美术馆。这座古典主义大画库,常年展出1319世纪的七万五千余件艺术品,包括伦勃朗、鲁本斯、莫奈和塞尚的画作,以及活跃于15世纪的“科隆画派”代表人物洛克纳和布鲁因的藏品。

科隆

科隆

科隆

科隆

科隆

科隆
  

你听到的是德国作曲家汉斯•季默的电影配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卢森堡(二)
后一篇:科隆大教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