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提切利的前世今生


标签:
美第奇家族波提切利利比父子 |
在意大利,无论你是看绘画、雕塑,还是建筑,都绕不开美第奇家族,那个时期许多最如雷贯耳的艺术家,都与这个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从13世纪至17世纪在欧洲拥有强大势力的名门望族,共诞生过四位教皇和两位法国王后,他们是佛罗伦萨的实际统治者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关键推手。接受过美第奇家族恩惠的艺术家不知凡几,我熟悉的马萨乔、多纳太罗、利比、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都是他们一手扶持起来的。
这个家族同艺术共存的顶尖人物无过于洛伦佐.•美第奇,他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美术学校,是著名的艺术赞助商和评论家。可以说,佛罗伦萨现存的众多艺术精品,要么是受洛伦佐委托完成的,要么是由洛伦佐亲自购置的。
波提切利是15世纪末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大师。他擅于把世俗精神带进宗教题材,用人文主义思想表现神圣意旨,其人物造型温文尔雅富有古代希腊雕刻感,从表现形式和艺术技巧上看,都是现实主义艺术的先驱者。
1470年,正值意大利艺术走向繁荣和成熟的黄金时代,25岁的波提切利开设了自己的工作画坊,他醉心于当时流行的新柏拉图哲学理念,创作题材非常广泛,很快受到美第奇家族的赏识,得以跻身上流社会,自由进出宫廷,享有舒适的绘画条件。命运之神对波提切利表现出的脉脉温情,和他的才情一样,极为少见,他几乎是踩着风火轮,眨眼间就登上了轰轰烈烈的人生高峰,成为佛罗伦萨最有名望的艺术家。
1477年,波提切利为洛伦佐•美第奇新置的乡村别墅绘制了《春》。
在一片结满果实的茂盛橘林前,众神排排站吃果果:特使墨丘利在画面最左端,正用双蛇杖驱散冬天的阴霾;他的右边是宙斯代表美丽、热情和贞洁的三胞胎女儿,她们错落有致地手拉手搭成一朵百合花,在时光的旋律中身着薄纱轻盈起舞;美神维纳斯旁若无人立于画面正中,她优雅的身体在墨绿色灌木的背景映衬下近乎透明,儿子丘比特正蒙着双眼在她头上乱射金箭;维纳斯右前方的花神撒花而行,她左手抓着的花和右手兜着的花,似乎是从那条仙气十足的花裙皱褶中源源不绝生长出来的;花神右边的仙女克罗丽丝口吐玫瑰,预示着最迷人的季节即将诞生;追逐仙女的西风之神位于画面最右方,他隐于林中的身体尚存寒冬的冰青。
众神足下,成百上千的花卉和草茎在朝霞中露珠闪亮,这正是对植物情有独钟的波提切利最擅表现的细节;天堂的欢愉借世间万物呈现人间,人物颀长流畅的形体和富有节奏的动态,轮廓鲜明的脸上那未卜先知的忧伤,这亦是波提切利作品独有的风格。
1485年,波提切利为洛伦佐.美第奇的一个远房亲戚完成了另一幅杰作《维纳斯的诞生》,这是文艺复兴以来第一幅采自希腊神话并直接描绘女性裸体的画作。这幅让人耳目一新的蛋彩画,受古希腊浅浮雕的影响,突破精准的人体造型比例,加强极具装饰效果的轮廓线,淡化透视,忽略景深,突出抒情色彩,彰显人文关怀
话说天地混沌之初,大地之母盖亚,从指端生出象征天空的乌拉诺斯,因彼时天地完全叠合,乌拉诺斯成天躺在创造他的母神身上发泄淫威,恼怒的盖亚指使小儿子克罗诺斯用割穗的镰刀阉了乌拉诺斯,并将其生殖器扔进地爱琴海。不料乌拉诺斯污悼的精血飞溅在白色的泡沫间,竟诞生出希腊神话中最美丽的生命——爱神维纳斯。波提切利借用希腊神话,将爱神誉为文艺复兴精神的缩影,让她在一个虚幻飘渺的清晨,站在一只飘浮不定的贝壳上,从碧蓝的爱琴海中冉冉升起,左边的西风之神与大地仙女合力将她吹至塞浦路斯岛,右岸的花神芙洛拉手拿鲜花装饰的玫红斗篷上前迎接。
维纳斯微微扭动的身体沐浴在从天而降的花瓣雨中,那端庄优美的姿态和胜似婴儿的肌肤,那随风飞舞的金发和忧怨惆怅的神情,着实让人望而生怜,流连再三。因画幅尺寸较大,照片看着没啥感觉,然现场效果确如洛伦佐.美第奇的评价:你只需要看她一眼,眼里就会充满喜悦和美。
美第奇宫廷的十年美好岁月,成就了《春》和《维纳斯的诞生》,也成就了波提切利的艺术风格,他从此声名大噪,进入事业全盛期。
然而十五世纪后期的意大利并非一个整天研究文学艺术的太平盛世,与辉煌的文艺同时诞生的,还有城邦之间的结盟、背叛和战争。1492年,随着权倾一时的洛伦佐的突然去世,佛罗伦萨发生政治巨变,美第奇家族遭放逐,极端宗教领袖萨福纳罗拉上位。与品味高雅的洛伦佐相反,萨福纳罗拉是一位走火入魔的苦修者,他推行全面压抑的清教徒生活方式,号召人们将华服、珠宝、艺术品、古典书籍全都扔进烈火。原本来就热衷政治的波提切利成为神权独裁的积极追随者,在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艺术后,这哥们来了招猛的,他亲手将大量的珍贵画作,扔进萨福纳罗拉点燃的篝火中,与薄伽丘和但丁的诗歌一起,化为灰烬,看得抢救不及的波迷们错愕不已。哥们是真心认同回归中世纪的清教理念才那般意乱情迷呢,还是在白色恐怖的高压气氛中被吓破了胆?不得而知。只是从此,这位辜负了命运垂青的小哥,再没做过任何让人神魂颠倒的惊人之举,不仅艺术生涯一落千丈,品行声名亦遭人鄙弃,晚年甚至贫困潦倒靠救济度日。
现在来看看波提切利的恩师菲利普•利比,这朵绽放在洛伦佐的爷爷科西莫•美第奇时代的奇葩。
基本上,科西莫是个求啥得啥的幸运儿,他发达之后凭借强权在佛罗伦萨取得无冕之王的统治地位,成为美第奇家族财富与文化的奠基人。在那个政教合一的时代,宗教领袖同时也是至高无上的国君,教堂自然就成为汇聚各种政治、学术与艺术人才的场所和社会活动中心,许多神职人员不仅在宗教哲学上有很高的学问,同时也都是诗人和艺术家。
菲利普•利比,就是教会内部颇有造诣的僧侣画家代表。
1456年,菲利普•利比看上一名美貌修女,油嘴滑舌说服她为自己做模特儿,一来二去,两位尘心浮动的不羁之人便灵肉合一夜夜良宵,还诞下秘密恋爱的结晶。从此,菲利普便让恋人扮圣母,儿子扮耶稣,画室变天堂,竟毫不理会自己早已触 犯天条,脑袋不保。
这幅《圣母子与两位天使》是菲利普•利比最富有情感表达的作品。画家游刃有余地用色彩和光影表现出极具张力的线条,以他天赋中独特的个性和敏锐的洞察力,形成了极易分辨的艺术符号:圣母表情虔诚略带忧郁。人物身着十五世纪的流行服饰。室内陈设抒情复古华丽浮夸。这种强烈的虚实反差,正是菲利普带给后人的最大启迪。
他的技艺能影响几代大师,自然也能感动科西莫•美第奇,他力保菲利普不至命丧断头台。无冕之王的面子教皇不便驳回,最后的判决是画家滚出修道院,立马还俗成婚。
波提切利是受菲利普•利比艺术风格影响最大的学生,圣母子又是文艺复兴时期最神圣的主题,老师学生都爱画。瞧,波提切利这幅《圣母子与一位天使》,不是将老师的线条造型和构图方式承袭得相当完美吗?
同样是圣母与小耶稣,同样是天使托举圣婴跪于圣母身前,同样是虚拟的室内 装饰;同款的圣母头纱,同色的圣母长袍,连天使脸上那高深莫测的笑都相同,除去少了背景空隙处那名只有半张脸的小天使外,几乎别无二致。
再来,菲利普•利比与修女所生之子菲利皮诺•利比长大了,他继承父业成为画家后,被波提切利收入门下。就是说,菲利普•利比是波提切利的老师,波提切利是菲利皮诺•利比的老师,而菲利皮诺•利比,是菲利普•利比的儿子,同时也是波提切利的学生。
这听起来好像一个绕口令,又似一个连环套。首先,老利比一生都在画圣母子的形象;然后,波提切利对圣母子的着迷程度不比拉斐尔差;再来,小利比兼顾老爸与老师之长,艺术表现力更强于其父,造型功夫更胜于其师,亦以擅长绘制圣母子享誉画坛。当这三个人的画同处一室时,同样的题材,相似的画风,不仅一般人傻傻分不清,长久以来,连专业鉴定者和资深评论家都七嘴八舌各执一词。
说来乌龙,本鱼曾怀着对波提切利的敬意,去临过小利比的《崇拜圣婴》。这也不能赖我,它实实在在就印在我手里这本“波提切利画册”里呀!再说艺术鉴宝者分不清, 艺术出版商分不清,有透视眼的格格巫也分不清,我这半路出家的糊涂 虫不被蒙蔽才怪呢。如果不是今天看到这幅原作,以及原作旁边的标签说明,打死都不会相信它不属于波提切利。
大家看清楚了,这幅《威姆斯的圣母》才是波提切利亲笔之作。但是等一下,除了那些标志性的植物花卉,圣母的神情和姿态,她的内衣和披风,甚至肩上的刺绣图案,与小利比有何区别?简直互为镜像嘛!
物质不灭,宇宙不荒。没有任何事物会真正过去。难不成老利比是波波的前生?小利比是波波的后世?他们可以让记忆存盘,只是皮囊和环境在转换形式?不然,圣母和天使脸上那一言难尽的神情,又在向五百年后的我们,传达什么呢?
其实仔细看,利比父子与波提切利虽有共同的明丽优美恬静含蓄,却也有不同的细节描述和叙事风格。
利比偏爱远望平静的田园与村镇,以现实风情去衬托远古肃穆,用人物与自然的互为对照、横竖造型的运线手法、细腻色相的明暗技巧,去预示必将履行的悲壮未来。
而波提切利则习惯忽略景深,专注以四分之三转折角度去绘制肖像,让充满丰富想象力和诗意的激情集中在中心人物的面部上,把华丽的贵族气质和新柏拉图式的哀婉发挥得淋漓尽致。
透过施特劳斯的《春之圆舞曲 》,你能否窥见波提切利笔下的春天和大自然呈现的奇迹?能否看到在托斯卡纳果实累累的平原和繁花似锦的山岗上,生命以有规律的节奏和步伐挣脱束缚,绽放出层次深沉的神秘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