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2015-10-30 09:19:19)
标签:

壮丽的教堂

迷人的吉他

陌生的地域

熟悉的旋律

波兰历史上一直是一个笃信天主教的国家,有95%的公民信奉天主教,其余的5%信奉东正教或基督教新教。世事无常,政权更替,唯宗教对波兰人的影响从未减少过,它一直是那些为复国而牺牲的勇士们的心灵支柱。在波兰三次被邻国瓜分,一度在地图上消失的一百多年里,天主教会仍然是许多波兰人的精神堡垒。二战后,社会主义政府的无神论洗脑及对教会的迫害,也都完全失败,传统宗教在波兰人心中已然根深蒂固。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圣玛利亚教堂屹立在克拉科夫古城广场的东北角,这座从1355年动土到16世纪才结束的庞大砖石建筑是波兰的骄傲,每隔1个小时,高达80米的哥特式钟楼顶部响彻的不是雄浑的钟声,而是悲壮的号角声,远方修道院的钟声默契应和——仅为纪念一名吹号报警被入侵者射亡的号手。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教堂的内部穹顶被涂成蔚蓝色,上面绘满金色的星星,耀眼的阳光透过玻璃花窗射向朝圣者,有一种摄人心魄的梦幻氛围。照片只得一张,因为刚按下快门就被工作人员提示:此处禁止拍照。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这幅十八世纪的油画还原了部分教堂内景,祭坛前的修士和坐在楼梯石阶上休息的女人,都宛若眼前。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老城广场周围有不少街头艺术家,吉它、手风琴、曼陀铃,甚至玻璃杯,都是他们手中的发音器。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广场另一端的圣弗朗西斯科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顶部的尖顶充满着飞扬的升腾感。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教堂内部极尽华美,每一个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尖塔上,都绘制着千姿百态的圣经故事;穹顶两边环绕着拱形采光侧窗,幽暗而神秘的光线透过细长的玻璃,让敬拜者的感观超脱尘世。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教堂正面的玻璃花窗创作于十九世纪,取材于圣经的《创世纪》。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圣彼得和圣保罗教堂始建于1597年,是波兰第一座巴洛克风格教堂,教堂正面白云石建成的外墙上矗立着十二座精美的传教士雕像。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教堂内部由一座宽敞的中殿和两条通道组成,通道上方的半圆拱顶满绘圣经故事,所有的褐红色大理石柱子上都有镀金的手工雕像。
祭坛和祭坛上方的穹隆,是巴洛克风格的装饰重点,金银珠宝累累叠加,油画雕塑多多益善。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圣安德鲁教堂是11世纪的罗马式建筑,十字型的平面交叉点上,矗立着古典的铜绿色塔楼,和谐壮观。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教堂的内部装饰也十分考究,墙面用红白两色的大理石嵌板,纯金包柱的祭坛两则,圣母与圣徒也都身着金袍。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圣多米尼加教堂外观是早期巴洛克建筑风格与哥特式建筑风格相混搭,内部券柱廊强烈的虚实对比,有一种端庄和谐的节奏感。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多米尼加是天主教方济会的传教士,他坚持绝对贫穷,拒绝所有社会财产占有。朴素的教堂内,中世纪的湿壁画已然褪色,留下动人的岁月痕迹。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战争的胜负带来边界的增缩,波兰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从15世纪起,犹太人就开始在克拉科夫经商,用他们与生俱来的精明头脑为克拉科夫的经济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卡齐米日几个世纪以来就是克拉科夫庞大的犹太社区,现在,它以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外景地而闻名。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二战爆发后,克拉科夫犹太人的财产遭纳粹洗劫,犹太会堂被焚毁,五万多名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卡齐米日区只余空城。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这座15世纪的犹太教堂是波兰境内最古老的犹太教建筑,现在已改为犹太博物馆。
一幅十八世纪的犹太艺术家作品,再现了当时定居在波兰的犹太人在此举行赎罪日祈祷的场景。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瑞姆犹太教会堂建于16世纪,至今仍在使用。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虽然二战之后,绝大部分劫后余生的犹太人都离开了卡齐米日区,只有古老的建筑还保留着当初的样子,但一年一度的犹太文化盛会,仍使这里声名大噪。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圣玛利大教堂前,笑声、叫声、烤腊肠和爆米花的香味,混成一片。这是庆贺二战胜利的第一天,人们在狂欢,仿佛狂欢是新的宗教。一位金发齐腰的波兰青年,就在这种喧嚣的场景里安静地弹奏木吉它,珍珠般的旋律从他纤长的手指间滑落,一首又一首,几乎永远不会停止。有的过客停下脚,有的不停;有的放几枚硬币在琴盒里,有的只是站着听,他都无所谓,只管埋头苦弹。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回到房间心里仍牵挂着那迷离的旋律,不好意思明言,借口去楼下买水,扎西说切,就知道你还想去听。
好像得到赦令,又似要去赴一场重要的约会,我急忙飞奔出门。
他还在那里,连姿势都没改变,飘扬的发丝闪耀着特有的西班牙式忧伤。
我默默坐在教堂左侧的台阶上,静静聆听,有时冥想,直到日薄西山,华灯初上。
当我想起克拉科夫,这个在圣玛利教堂门前的夕阳余晖中拨弄琴弦的长发青年,竟是浮现于脑海里的最清晰画面。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五月波兰——克拉科夫B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