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是尼泊尔——生死

(2015-05-15 09:49:49)
标签:

游记

巴格马蒂河

加都烧尸庙

传统习俗

          帕斯帕提那寺离加德满都机场很近,这座庞大的世界文化遗产建于公元5世纪初,拥有主殿、偏殿、庙塔、碑石和神像,自建成以来就有络绎不绝的印度教信徒来此朝圣。

这是尼泊尔——生死

          此寺庙不仅是印度教的精神殿堂,也是印度教徒举行露天火葬的重要场所。神庙外的巴格马蒂河畔有两排石质火葬平台,有权势的、姓氏高贵的死者可以享用圆形平台,方形平台留给普通百姓。显赫与卑微在生命的终结点相遇,近在咫尺。
这是尼泊尔——生死

这是尼泊尔——生死

          垃圾遍地臭味弥漫的巴格玛蒂对印度教徒而言,仍是一条非常神圣的河流。清晨,有人在河里沐浴“圣水”赎罪,有人在河边放送莲灯为死者超度,有人沿河静默缓行。
这是尼泊尔——生死

这是尼泊尔——生死

这是尼泊尔——生死

          打扮得光怪陆离的“圣人”们和由世界各地汇聚至此的湿婆神信众在污染严重的水域边谈经论道,同时赚取大把钞票。
这是尼泊尔——生死

这是尼泊尔——生死

          火葬台北面清幽的山坡上,有一些古代寺庙遗址和神秘洞穴,那是中世纪时期的隐士和印度教苦行僧的修行之地。苏西说隐士有时候好多年都不出来,在洞里抓着什么吃什么,包括自己的大便。
       这样修行的意义是什么呢?
       不知道。也许他们觉得这样残害自己就很苦,然后就成了苦行僧吧。

       话音未落苏西自己先哈哈大笑起来。

这是尼泊尔——生死

         这些发辫及膝的苦行僧长年混迹于人群之中,在那里摆姿势拗造型让人拍照收费,肯定是想给生活加点糖而不是令它更苦吧?
这是尼泊尔——生死

          上午十点左右,用白色绸布包裹的遗体陆续进入视野,抬送人是家中长子和男性亲朋。苏西说每个尼泊尔男子一生都会抬举无数次死人。首先必须家有男丁才够得上火葬资格,然后由孝子招呼六名以上男性亲朋抬“棺”,没有亲朋邻居也行。
      从家里到火葬台,无论多远,只许步行;担架只能换手,不能落地。

      如果命中无子,便只能土葬。而印度教相信,只有火葬才能升天,只有升天才可转世。

这是尼泊尔——生死

这是尼泊尔——生死

          如果客死异乡,遗体也要用棺木封存运回,哪怕花天价包机。归根结底执着一念,要在他们的圣河边火葬才有望重返人间。
这是尼泊尔——生死

         尸体平放地面,由法师举行简单仪式。
这是尼泊尔——生死

这是尼泊尔——生死

         孝子和男性亲朋将遗体从担架上移送至河边倾斜的石板上,把死者的脚浸泡在水里;再把死者脸上的布揭开,由男到女分别从混浊的河里捧来“圣水”浇在他脸上。这个过程比较缓慢,中间有女宾轻声抽泣,但总的来说气氛平和。
这是尼泊尔——生死

这是尼泊尔——生死

这是尼泊尔——生死

          大家簇拥着经过圣水洗礼的遗体绕寺庙一周,接受湿婆神最后的祝福。
这是尼泊尔——生死

          紧靠河边的焚烧台上,粗大的原木已经搭好,法师把助燃的黄油放进木材的缝隙间。
这是尼泊尔——生死
 
            绕场完毕的遗体被安放在焚烧台上。
这是尼泊尔——生死

         孝子执火把,将死者的舌头亲手点燃——印度教认为舌头常吐狂妄之言、常吃不洁之物,是人身上首当其冲的最坏物件,理应先行毁灭。
这是尼泊尔——生死

这是尼泊尔——生死

          这边不断有人挑了谷草进场。这些草被放进河里浸透了水,覆盖在死者身上。一来让场面没那么恐怖,二来对火势和温度也有个控制。

       可是按这么个烧法,每天要用掉多少原木呢,苏西?你们的森林岂不是很快就要被砍伐殆尽?

       聪明的苏西愣了一下:千百年都是这么过来的呀,总不能为了护林不让死者超生吧?

       一定得用原木吗?不能改用焚化炉之类的吗?  

       好吧,苏西大方许愿,等我当了总理之后。

这是尼泊尔——生死

这是尼泊尔——生死

        非印度教徒不能进入焚烧场所,只得在河对岸远远观望。与藏传佛教的天葬一样,当地人对好奇的游客不设忌禁,火葬过程允许拍照摄影。
      早年从甘南回来,曾发过一篇《目击天葬》,不久便被新浪粗暴删除,希望这篇博文不会遭遇同样命运,希望这个让人说话的平台能学习尼泊尔人的超然大度,知天命,明生死。
这是尼泊尔——生死


 

          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苏西和我有一搭无一搭地闲聊,他说尼泊尔男子太穷了,婚前工资全数交父母,婚后全数交给老婆,然后全数养孩子。又说尼泊尔男子太苦了,生来便带着沉重的使命,及至把父母养老送终,做儿子的不能吃别人做的东西,要自己煮饭,还得吃全素,从早到晚必须身着白衣求卦拜神,直到三百六十五天后确认父母已经投胎转世,才算解脱。

这是尼泊尔——生死

这是尼泊尔——生死

         他注视着河对岸焚烧的浓烟接着说:忙完这一通,他们转世了,我也该被抬到这里来烧了。
       我说苏西你也不忌一下嘴,好端端的说这些不嫌晦气嘛。
       苏西把手机递过来:刚才收到这么多祝福信息,才想起今天是我的生日。
       我吃了一惊:生日还到这种地方来?要不你先回去吧,我们约个时间在门口碰头。
       他云淡风轻地笑笑:没关系,我早已习惯。别忘了,这里是尼泊尔!你看,我脂肪多,烧起来比较快,只需要三、四个小时,你骨头多,恐怕得烧十来个小时哩,好难等哟,哈哈哈……
这是尼泊尔——生死


          那天中午,我坐在巴格马蒂河边的石阶上听苏西肆无忌惮地神侃,直到河对岸的尸体全部烧完。尼泊尔的烈日并没让我觉得暖和。这是尼泊尔——生死

这是尼泊尔——生死

         死者的家属早已离去,木材和骨头的灰烬被焚烧工通通推到火葬台下的河里,随水流去。印度教徒相信逝者的肉体可以在火中得到净化,灵魂可以在水中获得解脱,不怕不怕,一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
这是尼泊尔——生死

         火葬台用河水冲洗干净,送葬的队伍还很长,得为下一具尸体留出位置。
这是尼泊尔——生死

          走出烧尸庙恍若隔世。同当年在甘南看天葬一样,感觉生命就是一场幻境。
        苏西你每天面对这些东西,有没想过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
        他指指街头巷尾追逐嬉戏的孩子说,你看看他们的笑脸,就又活过来了。
这是尼泊尔——生死

这是尼泊尔——生死

          是呀,就算在姓氏等级最低的贫民窟,那些天真的脸庞和无邪的眼神仍会让你的心变得比水草还柔软。
这是尼泊尔——生死


这是尼泊尔——生死

          虽说因为焚化升天的习俗令尼泊尔男子在家中的地位无可取代,但可喜的是,当地人对女孩非但不嫌弃,简直可以说是娇生惯养,当活女神似的宠着。
       苏西说尼泊尔人对母亲相当敬畏,言听计从。

       女孩是未来的母亲,她们是生命之源。

这是尼泊尔——生死

这是尼泊尔——生死

这是尼泊尔——生死

这是尼泊尔——生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