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从尼泊尔回来后杂事缠身,无瑕整理的照片笔记摆在桌上积了薄尘,急着想在下一个行程开始前还清旧帐,24号好孬开了个头,25号便有朋友告之:尼泊尔强烈地震,珠峰雪崩,死伤几千。
心有戚戚,犹豫着是否改变计划。思量再三,还是决定继续。尼泊尔人对待生命的通透和大气,是我们所不可及的,他们绝不会拘于形式而停滞不前。
为逝者祷告,为生者祈福。
加德满都有庙宇两万七千多座,佛像更是多过居民。来这里不看寺庙等于去欧洲不看教堂,那是不可能的。

虽然尼泊尔是释迦牟尼的出生地,佛教徒却只占人口的百分之二十,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信印度教。


白色半球体塔,螺旋上升的佛头,凝视万物的佛眼,勾成问号的佛鼻,都是尼泊尔佛塔的显著特色。


用天然自制颜料粉刷寺庙的尼泊尔青年。


一日三奉的印度教妇女。


同样虔诚的佛教徒。


这里虽与西藏相邻,人们却好像并不热衷于叩头转经,他们更愿意坐在佛塔下广场边晒太阳、看热闹、发呆。




苏西说据他观察,来尼泊尔最多的是美国人、印度人和中国人;美国人大多是为登山,印度人大多是为朝拜,中国人大多没有目的。
所以,美国人去挑战喜马拉雅,中国人忙着自拍刷屏;慢悠悠游走在寺庙周围的、笑眯眯额头上点了祝福红砂的,是当地人和印度人居多。





尼泊尔是农业国,除粮食和一点稀少的手工艺外,几乎所有东西都是从印度或中国进口,高达23%的商品税是民众生活清贫的原因之一,乞讨成为常态。
有守株待兔的。


有伸手索要的。


有要不到恼羞成怒的。

化缘的和尚也分三种,一种极其敬业,毒太阳下眼观鼻,鼻观心,你布施与否他都那样,几小时纹丝不动,站成雕塑。


有眼神犀利意在必得的,如你不肯施舍只管拍,对不起,赏你两颗苦杏吃吃。

还有着打扮怪异诱客合影的——小伙子的钱包都快被他们盯出洞来了。


这个宗教气氛浓烈的国度还有一奇,男人之间亲密无间、勾肩搭背、十指紧扣。


就算在他们虔诚崇拜的神面前也神情坦然,毫无愧色……
苏西,你们的教义允许同性恋吗?
哪有!他们只是比较友好而已。




好吧,他们真的很有爱,连士兵跟市民的互动看上去都如此缠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