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条虚构的鱼
一条虚构的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283
  • 关注人气:1,0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

(2015-02-27 10:39:48)
标签:

云南红土地

游记

         东川虽然在划分上属于昆明的一个区,距市区却有二、三百公里之遥。红土也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看到,景色的震撼度由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期决定。
      与十年前对比,现在是九月初,铁质的酸性土壤尚未经过秋雨的洗涮,非但不红,简直举目皆绿,只有天空仍然瓦蓝,还有那些云,总让我想起那首好听的歌:
       一朵云 的色彩
       简单得只有黑白
       一朵云 的骄傲
       轻浮得没有重量
       风一吹 誓言就凌乱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

1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2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3

        2004年2月去云阳梯田路过此地,蓝天衬着红土,新插的秧苗像绿色的花边点缀着半坡上的农舍。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4

       2014年9月,月亮田的村民正忙于收割玉米;秀美的女孩在路边售卖刚出土的花生,也不懂得吆喝,只默默站着;烦恼的骡子顾不得啃草,全神贯注
用尾巴疯狂抽打蚊子。路边立一石碑,上刻:月亮田,峡谷景观与梯田湿地景观完美整合的“大地雕塑”,如月光洒落于地,形成水色七彩、线条优美、层次丰富的效果。最佳观景时间:4至6月的傍晚。
       唉,又来得不是时候。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5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6

       2004年2月的月亮田,也没到“最佳观景时间”,水和线条都没显现,好在还不是“旅游胜地”,杏脸桃腮皆属天然。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7

        2014年9月。树龄超过1000年的冷杉依然伫立山头,沧海桑田,见惯不惊。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8

       2004年2月,这里只有一条不能行车的土路,远远看上去,龙树很有点“老夫聊发少年狂”之意。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9

        2014年9月,乐谱凹。随山地起伏螺旋般扭曲的土地,土豆花开了,远方那颗“心”,忽左忽右,总在眼里,是无意而为,还是庄稼人的浪漫?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10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11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12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13

         2004年2月的乐谱凹。冬眠的土地只有简单的红绿二色。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14

     “红土地”在21世纪之前,还是鲜为人之的,成为“摄影天堂”后,蜂涌而至的摄鬼们纷纷为自己喜欢的景点立碑命名……问题来了:同一拍攝点有了两个甚至三个不同的名字,不仅GPS晕了头,手绘地图也七嘴八舌东拉西扯。那么要怎样才能多快好省准地找到这些“著名”的景点呢?除了找当地人带路,别无它法。
        精明能干的小陈是今天的临时导游,全天费用200元。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15

       2014年9月,花石头。小陈说再过十多天,九月底十月初,花石头才能花得名符其实。锌钛白的土豆花、樱花粉的荞麦花、橙金黄的玉米田、玉石绿的青稞沟、朱砂红的待耕地……想想都陶醉。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16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17

       2004年,这里是从昆明到个旧的必经之路,有摄影人偶然经过,发现这里的奇特之美,惊为天人,流连忘形。当地小学的一位张姓老师,敏锐地发现其中商机,在花石头开了当地第一所简易旅社,取名“摄影之家”。
       小陈说:从前15元一天的摄影之家,现在已改建成一座很土豪的四合院,耗费六百多万大洋,挂牌:昆明摄影家协会基地。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18

       2014年9月,多依树。在土豆花最密集的地方,遇见张老师。他开辆明黄色北京吉普,头戴迷彩帽身着冲锋衣,裤子八个兜靴高至小腿,神情凛然地领着俩学摄影的北京大妞。当女孩子毕恭毕敬征求意见时,张老师瞥了眼显示屏,冷峻地吐出两个字:过曝。
       要不是样子没怎么变,肯定不敢相信这和04年那个前倨后恭、总带着谦卑微笑的乡村教师,是同一个人。

       小陈说:张老师现在很有钱。因为总给摄影家带路,自己的摄影技艺也上升到专业水平了。人一出名脾气就大,如果你预约他当导游,不得讨价还价,稍有啰嗦要被吼的。
       不知为何,当初和现在,都没有拍他的愿望。还是土豆花比较有意思。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19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20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21

       2004年2月的多依树。花团锦簇的色彩并非专门为摄影人铺排,只因当地山多地少土质特殊,每一片可用之地同属多户农家,又为调节黏质土壤的酸碱性,提高庄稼收成率,乡里规定:每块地两年必须换品种。因此,这里一年四季,有人种土豆、有人种白菜、有人种玉米;有人在翻田、有人在播种;有时红浪开、有时黄花荡。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22

       2014年9月,锦绣园。景点石碑上书:大地刺绣的精品,农耕文化的杰作。最佳观景季节:4至12月的傍晚日落时分。慢着,还有呢:最佳观景气候为
雨后第三天。上帝,快赶上收集宝姐姐琐碎死人的冷香丸原料了——真坑死人的事儿!等十年未必都这样巧的呢。
       一朵云 的一生
       抓不住另一朵云
       像穷人把流浪叫做自由
       像天那边一朵云

       一朵云  而已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23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24

       2004年2月的锦绣园,是方圆几十里彩田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之地。虽无缘看尽七彩斑斓和“雨后三天”的手电光,所幸目睹了日落西山层林
尽染的魅惑苍茫。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25

       2014年9月,本来浑圆流畅的“西瓜田”,被这条新修的柏油马路破了相。
       一位坡上割草的中年男子说:在我地里拍照要给钱的哈。
我说这地里又没种东西,荒地也不让踩吗?他说荒是荒的,但如果你进来他进来,来的人多了就废了。本想问他:给了钱地就不废了吗?话到嘴边却变成:我不去便是。
       另一位焦虑的妇人手拿木棍在花田边严阵以待,一旦有人靠近,立马拉开嗓子喊:五块钱!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26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27

       小陈说这位打扮古旧的老人是红土地的形象代言人,我问那是什么意思呢?她答意思是可以跟他合影,钱随便给。
      上去和这位敬业的代言人聊了一会,得知身后捡土豆的是他婆娘,两人今年都七十六了,身体还行,可以干些轻巧的农活。
       临行时老人慈爱询问:晚上的住处找到没有?我说找着了,在落霞沟。他颔首赞许:落霞沟好。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28

        2004年2月的西瓜田。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29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30

       2014年9月,花沟。草场看上去已经衰败,牛羊却依然肥壮,也不知道它们都吃了什么。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31

       2004年,花沟是有溪水流淌的。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32

       话说当年张老师突然富了,周围父老乡亲忿忿不平:凭什么我们辛辛苦苦种田,你开个店引个路就可以享清福呢?你挣钱也行,那就定期给大伙发个把红包嘛。不然惹毛了,老子们只种一洼烂白菜,你拍个逑!
       红包当然没有啦,土地也不敢随意糟蹋,五花八门的农家旅社却应运而生,招牌立在各大路口,一致承诺:提供最佳摄影点、食宿、租车、导游、无线上网。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33

       这里的土特产是:野菌、麻梨、板栗、花生、核桃。梨和花生几乎每家都种,九月正是收成季,住下来,任你吃到饱。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34

       这碗内容丰富的面条是当地人的早餐,不用说,相当好吃,用小陈的话说:菜是外婆种的,猪是老妈养的,蛋是走地鸡下的,面是她亲手擀的。

       万一你不吃猪肉,那也不难——她老爸还放着十几只羊哩,现杀一只,用山花椒和青蒜炖了,包你吃着碗里的盯着锅里的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35

        因旅游业致富的当地人鸟枪换炮,农舍变别墅,农田变花园,农民变商人。闲来无事,围坐小卖部,要瓶矿泉水,点只冰淇淋,泡盒方便面,嬉哈打笑,又是一天。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36
       

       而在2004年,这里的房屋还是用土制红砖搭建的;白天大伙都外出干活了,家里只余晒太阳的老人。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37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38

       2014年中秋,到达落霞沟是下午六点半,太阳已收起刺目的光芒,准备到山那边歇息了。便在此时,眼前突现双虹。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39

       曾在不同的地方看过不少彩虹,但这样近、这样真、仿佛伸手可触的双虹,还是头一次。不禁惊呼出声。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40

       内虹清晰外虹模糊,圈内有龙卷风状的雨柱从右边升起,向左飞速移动。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41

       上帝的食指在空中一挥,划了个完美的双层半圆,落日的赤、天空的蓝、山峦的橙、土地的红、花田的黄、树木的绿......都在里面了。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42

       彩虹下面,这片突然下陷的洼地在2004年前,叫“陷地塘”,现在被摄影家更名为“落霞沟”。其实不如叫“双虹凹”比较准确。因为在此留宿三天,每个午后都有雨柱从右横扫至左,水雾之上,必跨双虹,从不失约。
       不过,当地人是搞不懂这个那个花哨新名的,如果迷了路,只问:大坪子村咋走?都晓得。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43

       这座幻境般村庄,走近了看,却是个感觉阴郁的地方。不伦不类的丑陋建筑,随风乱飞的塑料垃圾,仿佛“彩虹下善意的谎言”,让怀着期望而来的人观感别扭。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45

       一群节后返校的中学生在村口等车,过去过来,总见他们拿手机偷偷追拍,干脆站下来说:行,好好给你们拍。
       孩子们立即嘻嘻哈哈跑过来拉着合影。心,在那一刻柔软下来,人喊猪嚎都远去了。
       成人的世界总是庸俗黯淡,快乐的少年,愿你们贮存起所有的勇气和力量,直面未来。
        我们的行走和声音
        像天那边  一朵云
        我们的眼神和姿态
        像一朵云 一朵云 
        而已
岁月的容颜——东川红土地4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