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雷兹


标签:
薰衣草的一生 |


在我看来,这么美丽的花田无人问津实在太冤枉了;在欧洲人看来,薰衣草有什么稀罕,只不过是香料的一种而已。
感觉欧洲人到哪里都一样,无非是换一个地方晒太阳喝红酒而已。不过我真心佩服他们的抗晒能力,他们可以搬把椅子放在毒日头下若无其事地看一整天书而不中暑。
十年前第一次去法国就听说巴黎人特别羡富仇贫,人人以小麦色的皮肤为傲,因为那足以证明他们是富裕的资产阶级,有钱和有闲外出度假晒太阳。东方人引以为美的雪白肌肤在他们看来,要不就是有病,要不就是穷得只能一年到头窝在办公室和家里见不到阳光。所以如果在法国南部,你如果要撑把阳伞遮挡紫外线,恐怕会被拖到梵高的精神病院去。道理很简单——怎么可能会有惧怕阳光的人?况且你既不晒太阳跑这里来干啥腻?
其实,不仅是在法国南部,走遍欧洲,你都不会看到一个撑伞挡阳光的老外,连戴遮阳帽的都少见。
扯远了。话说 2012年7月18日下午2点,我手舞足蹈地在雷兹一米来高的薰衣草田里乱窜,这种植物有可以穿透感官的香氛与色彩,让人着魔,南欧暴烈的日光,亦不能击退我一次次拥抱这片紫蓝色海洋的热情。炙热的激情与炙热的烈日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脸颊被灼烤成花猫,衣裙上的汗水拧出来可以熬出几碗盐。
薰衣草到底是草还是花呢?这让人疑惑。说它是花,它偏偏叫“草”;说它是草,它却具花的形貌和香味,并以此招蜂引蝶,传授花粉,繁殖后代。
七月下旬是薰衣草的成熟期,同时也是它的收获季。必须要在花儿盛开的巅峰期收割,才能充分留住它的香味,制作出上佳品质的精油及护肤品。
将生命扼杀在花季,唯有这样才能使它的价值以用另一种形式得到延续和留存,从这个角度看,薰衣草的美是属于哲学范畴的。
远远地,看见收割机开进花田。
车轮移动处花儿被锋利的刀片拦腰切断,空留余香在风中。
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
刚刚还是开得轰轰烈烈的花,一瞬间就被还原成了平淡无奇的“草”,真是惨烈的一幕。
这就是薰衣草的一生。它让我看见生命炫目的美,以及措手不及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