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走马观花小日本——小樽、札愰

(2012-01-18 11:46:02)
标签:

游记

历史

市容

民俗

小时候上地理课,老师说:中国地图形似一片桑叶,而日本地图则酷像一只桑蚕。蚕注定是要食桑的。这也许对那段过往的屈辱历史最无奈和悲哀的诠释吧。

 我们这一代是被历史和教科书洗过脑的人,是看多了日本侵华大片后义愤填膺的人;同时,我们也是最先享用日本漂亮实用的小家电的人,是迷恋川端康成和三岛由纪夫的人,是被宫崎骏和高仓健感动的人。纠结在现实爱与民族恨之中,日本对我们来说就成了一个看上去很近实际上很远的国度。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具备一种自我解嘲的阿Q精神,虽然曾被日本人蹂躏得毫无招架之力,仍习惯嘴角一撇,鼻子里鄙夷地哼出一声“小日本!”

有民间传说日本人根本就是武大郞的后代,要不怎么日本人都那么矮呢?!要不他们的国旗上怎么有个新鲜出炉热烧饼呢?!哼,小日本!儿子打老子!

不管怎样,咱们大中华的人今天就走马观花去看看小日本,用自己的眼和心去感受体会一下这座岛国邻居的风土人情。

先从蚕头走起,那是日本最北边的北海道。


一,走马观花小日本——小樽、札愰

一,走马观花小日本——小樽、札愰

一,走马观花小日本——小樽、札愰

 

 

 

 日本有四大岛: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北海道古称虾夷岛,并非日本人居住地。19世纪末,日本进行由上而下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的“明治维新”改革运动,1868年民治维新后,天皇为扩大疆土,派一名叫岛安勇的官员来虾夷地区开拓荒地,因当地气温最冷可至零下53度,且完全没有道路交通可言,无从下手的岛爱勇很头痛。茫然四顾,目所能及的除了冰冷的海洋只有一望无际的苍原,无奈的岛爱勇只好因陋就简,搞起农牧水产业。不想,这方人少地阔的天然大牧场自此就成为闻名世界的东洋马生产基地。至今,北海道出产的赛马和种马都居世界首位。据说一匹良马价值2000万到1亿人民币不等,中国人也常来这里买马配种。 

一,走马观花小日本——小樽、札愰

一,走马观花小日本——小樽、札愰

 

 

 

虽说已是冬季,最高气温只有3度,北海道牧场却风光独好嫩绿无限。

一,走马观花小日本——小樽、札愰

 

 

     札幌是北海道的首府,四周多山,明治维新之前是一片没有开发的原始森林地,少有人迹,只有狐狸、狼和熊出没。1869年虾夷地改称北海道,设置86郡,北海道的开拓正式进行,1871年札愰成为北海道的行政中心。

    在100多年内快速发展成为北海道的文化和政治中心的札愰,是日本的第五大城市,又名“洋槐之都”,人行道上种满洋槐树,市区沿平川河道伸展,具有浓郁的北欧风情。听说夏季的札幌特别美丽,紫丁香和金合欢竞相盛开,而入冬之后的札愰有点像中国的哈尔滨,一片雪白,人们正忙着筹备每年一度的“札幌冰雪节”和冬季运动会。

一,走马观花小日本——小樽、札愰

 

 

大通公园位于札幌市的中轴线上,有札幌心脏之称。这里 1.5公里长的宽阔带状绿地,不仅是札幌市民最喜欢的休息场所,也是众多庆典的举办场所。可惜因为时间不对,我没机会参加有名的札幌雪祭。

一,走马观花小日本——小樽、札愰


 

           145高的电视塔是札幌的地标性建筑,可供游客乘坐电梯至塔顶眺望札幌市全景。

一,走马观花小日本——小樽、札愰

 

 

     旧道厅厅舍是一座具美国风格的建筑,这座稳重庄严的老建筑被当地人戏称为“红砖房”。它原是1888年为北海道开拓使臣们修建的厅舍,现成为国家重要文化财产。红砖房内部是北海道古文书馆,典藏有与北海道相关的文史资料并保留着当年开拓使臣的办公室,连旧道厅前面的花园中,都还种植着开拓时期的大树,让游览者不免对这座陌生的建筑生出几敬意。

一,走马观花小日本——小樽、札愰

一,走马观花小日本——小樽、札愰  

 

 

小樽位于北海道西部,面临日本海,100年前,这里作为北海道的海上大门发展起来,极尽繁荣,不少银行和企业纷纷来此发展,甚至被人们称为“北方的华尔街”。    

一,走马观花小日本——小樽、札愰

一,走马观花小日本——小樽、札愰


 

    小樽从明治维新时代起就是国际港都,受欧洲文化影响,整个市街呈现浓厚的异国小镇风情,城内多坡路,沿坡两边是工艺品商店、茶馆、餐厅和各类布绒玩偶商铺。

一,走马观花小日本——小樽、札愰

一,走马观花小日本——小樽、札愰

 

 

北一哨子大街北海道最具规模也最有历史的玻璃工坊,它创立于小樽经济最繁荣时期,以制造精巧绝伦的玻璃工艺品而闻名于世,吸引了各路观光客来此欣赏淘宝。

一,走马观花小日本——小樽、札愰

一,走马观花小日本——小樽、札愰

 

 

 对“哈日”一族的年轻人来说,小樽还有一个必去的理由——它是日本名片《情书》及名剧《白色恋人》的拍摄地。穿梭在小城的街头巷尾中,那些熟悉的片中场景,会让你不禁有几分神思恍惚。

一,走马观花小日本——小樽、札愰

 

十字路口上伫立着小樽繁华時期的代表——海关灯台的常夜灯,沧海桑田,无言诉说。

一,走马观花小日本——小樽、札愰

 

 

    小樽运河开凿于1914年,沿岸红砖仓库鳞次栉比,印证小樽作为往日北海道金融和经济中心的繁荣景象。 

一,走马观花小日本——小樽、札愰

   

    日本的各大风景名胜区,都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穿制服的学生,他们性格开朗、活泼有礼。据说日本政府规定:无论大中小学,每年必须让学生在国内旅游三次。政府用这种方式让日本孩子从小熟悉本国的文化及风情,并由衷地热爱它,坚定地守护它。

一,走马观花小日本——小樽、札愰

 

日本家庭一般都有两个以上的小孩,这个用心良苦的制度有时会让家长们不堪重负,他们绷紧了神经,不敢有半点闪失,否则将没有能力负担孩子们繁重的旅游费用。不过日本是鼓励家庭教育的国家,母亲要出示工作证明,孩子才能上幼儿园或读书,如果母亲是家庭主妇,孩子的教育就只能由母亲自己负责。所以,虽然很多日本女子婚后都不愿再上班,但也必须修得一个高等文凭,否则,没文化的母亲怎么有资格教育好孩子呢。

一,走马观花小日本——小樽、札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