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马观花小日本——小樽、札愰


标签:
游记历史市容民俗 |
小时候上地理课,老师说:中国地图形似一片桑叶,而日本地图则酷像一只桑蚕。蚕注定是要食桑的。这也许对那段过往的屈辱历史最无奈和悲哀的诠释吧。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具备一种自我解嘲的阿Q精神,虽然曾被日本人蹂躏得毫无招架之力,仍习惯嘴角一撇,鼻子里鄙夷地哼出一声“小日本!”
有民间传说日本人根本就是武大郞的后代,要不怎么日本人都那么矮呢?!要不他们的国旗上怎么有个新鲜出炉热烧饼呢?!哼,小日本!儿子打老子!
不管怎样,咱们大中华的人今天就走马观花去看看小日本,用自己的眼和心去感受体会一下这座岛国邻居的风土人情。
先从蚕头走起,那是日本最北边的北海道。
虽说已是冬季,最高气温只有3度,北海道牧场却风光独好嫩绿无限。
大通公园位于札幌市的中轴线上,有札幌心脏之称。这里 1.5公里长的宽阔带状绿地,不仅是札幌市民最喜欢的休息场所,也是众多庆典的举办场所。可惜因为时间不对,我没机会参加有名的札幌雪祭。
小樽位于北海道西部,面临日本海,100年前,这里作为北海道的海上大门发展起来,极尽繁荣,不少银行和企业纷纷来此发展,甚至被人们称为“北方的华尔街”。
北一哨子大街有北海道最具规模也最有历史的玻璃工坊,它创立于小樽经济最繁荣时期,以制造精巧绝伦的玻璃工艺品而闻名于世,吸引了各路观光客来此欣赏淘宝。


十字路口上伫立着小樽繁华時期的代表——海关灯台的常夜灯,沧海桑田,无言诉说。

日本家庭一般都有两个以上的小孩,这个用心良苦的制度有时会让家长们不堪重负,他们绷紧了神经,不敢有半点闪失,否则将没有能力负担孩子们繁重的旅游费用。不过日本是鼓励家庭教育的国家,母亲要出示工作证明,孩子才能上幼儿园或读书,如果母亲是家庭主妇,孩子的教育就只能由母亲自己负责。所以,虽然很多日本女子婚后都不愿再上班,但也必须修得一个高等文凭,否则,没文化的母亲怎么有资格教育好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