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2011-09-04 14:04:04)
标签:

游记

约旦

佩特拉古城

瓦迪拉姆沙漠

少年时代曾混进川大的小放影室观看史诗巨片《阿拉伯和劳伦斯》,现在仍留存于脑中的记忆,是那大海般深不可测的沙漠和能将万物烤化的烈日。

  这就是瓦迪拉姆——约旦最壮观的沙漠,因其浩大的沙丘和风化的岩石如月表般宁静沉寂,而被称着“月亮谷”。五十年前,《阿拉伯的劳伦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在这片地球最酷热干旱的沙漠里,生活着一支名为“贝都因”的阿拉伯人,他们以氏族为基本单位,在孤独的旷野里过着特立独行的游牧生活。

很多外来客都是在这里喝到生平第一杯羊奶兑的咖啡。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恶劣的自然环境练就了贝都因人超强的耐力和适应力,并形成其坚韧、慷慨、自由的民族性格。他们虽然属于阿拉伯民族中的一支弱小的少数民族,生存在物质资源匮乏的荒野里,但他们的自尊自强和乐观知足的精神却是超越常人的。这让我想起张国荣那首著名的歌——《我》:

快乐是  快乐的方式不只一种
最荣幸是  谁都是造物者的光荣
不用闪躲  为我喜欢的生活而活
不用粉墨  就站在光明的角落
我就是我  是颜色
不一样的烟火
天空开阔  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我喜欢我   让蔷薇开出一种结果
孤独的沙漠里   一样盛放的赤裸裸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佩特拉古城隐藏在一条 1.5公里长的狭窄深谷内,是约旦最负盛名的古迹区之一。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公元前6世纪,这里曾是阿拉伯游牧民族纳巴泰人的首都,其整个城市都用粉红色沙岩建成,2600多年前的室穴、寺庙、墓碑及山墙仍残留在四周粉红色岩壁上。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从清晨到日落,这座沙漠中的神秘古城随阳光的变幻而呈现出粉红、橘红、淡蓝、明黄、浅紫和深绿等不同绚丽色彩,尤如沙漠中的海市蜃楼。也许是困为奇异的玫瑰红基调渗透了佩特拉城的每一块山石,人们更喜欢称它为“沙漠玫瑰城”。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说,以色列的先知摩西曾在佩特拉古城点石出水,其水源被后人称为“摩西泉”;事实上,在公元106年,罗马人占有佩特拉时,曾在坚硬的岩壁上开凿出婉转漂亮的水渠,将珍贵的泉水引入古城。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佩特拉遗址中现存最美丽的建筑卡兹尼宫殿,据说这里曾收藏过存放“十诫”石板的宝箱——约柜。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条条道路通罗马”这句名言可以解释成:哪里有人类文明,哪里就有罗马人的入侵。在古罗马强盛时期,入侵一个地域即掠夺一方珍宝,为运输方便,就得修建一条公路。纵观欧洲历史,罗马人的足迹无所不在,他们在被入侵的地域所遗留下的庞大建筑物就是最好的见证。

佩特拉曾于公元106年被罗马人占有,留下了广场、浴室、剧场等大量罗马风格建筑。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日落月升,佩特拉古城内游人散尽,只余下倔强的沙漠玫瑰在清冷的晚风中寂寂开放。

孤独盛放的沙漠玫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