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佛录取亚裔创新高后的平权思考

(2019-04-04 09:40:42)
标签:

时评

哈佛招生歧视

教育平权争议

平权法案

在沸沸扬扬的教育平权诉讼中被认为在录取中歧视亚裔的哈佛大学,近日开始发出录取通知书,根据媒体报道,哈佛大学创下录取率只有4.5%的新低,同时,哈佛又创下了亚裔录取率达25.4%的新高。

 

有数据表明,自1990年代中到2013年,哈佛的亚裔录取率一直维持在16%19%之间。在2014年非营利组织大学生公平录取组织向马萨诸塞州的联邦巡回法庭提起诉讼,指控哈佛大学的录取政策存在对亚裔的种族歧视之后,哈佛录取亚裔的比例开始缓慢上升。2015年是21%2016年是22.1%2017年是22%2018年是22.7%,今年更是高达25.4%

 

有在诉讼中支持哈佛的华人否认哈佛亚裔录取率升高和平权教育诉讼有关系,认为是哈佛推行校园多元化的结果。但不要忘了,哈佛大学在对亚裔学生入学歧视,恰恰是以校园多元化为籍口。回溯哈佛历来对亚裔学生录取中采取的超高于其他族裔的分数要求和所谓全面评估中对亚裔的“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等刻板印象,这种说法很难令人信服。

 

实际上从2014年“大学生公平入学”组织对哈佛发起诉讼后,加上美国亚裔教育联盟联合数十个组织像司法不和教育部提交行政申诉书,哈佛大学就开始面临着来自美国社会,包括部分美国两院两党议员以及亚裔社团的压力,而在去年这项诉讼开庭以后,哈佛面临的压力变得更大。显然,哈佛近年逐渐提高亚裔录取率,和关于教育平权的诉讼有不可忽视的联系。这现象说明,华人只有努力发声,逐渐扩大影响,才能为子女入学争取合法权益。

 

大学生公平入学组织及亚裔教育联盟等对哈佛涉及歧视亚裔的入学诉讼已经在美国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著名的皮尤研究中心在最新的调查显示,在大学录取的8项考虑因素中,有67%的人都认为首先应该是高中成绩,其次是SAT等标准考试成绩、社区服务经历等,种族因素在在总体重要性名列第6,仅高于性别。

 

而在反对大学考虑种族因素的族裔中,白人为78%,西裔为65%,非裔为62%。亚裔为59%。这组数据说明在大学录取中考虑种族因素,得不到多数美国人的赞成。至于在这场关于平权诉讼中的主力亚裔,在这项调查中,反对大学录取考虑族裔因素的比率低于其他族裔,并不令人认为意外。亚裔的成分较为复杂,其中占多数的华人,在近年积极参政议政中,由于经济,政治等各种原因,左右两派已势同水火,在教育平权问题上也是如此。就如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唯一的华裔候选人杨安泽,也因为认为亚裔教育平权组织对哈佛的诉讼是“错位的”,遭到很多华人的激烈反对。

 

众所周知,上世纪20年代,美国犹太人在哈佛大学经历了和现在亚裔类似的遭遇,在1900年录取率仅为7%的犹太学生,根据法庭文件,到1925年时,犹太学生已占当届新生的27.1%,导致一些校友威胁要停止捐款,和当时的校长洛厄尔提出了15%的配额限制。近一百年后,在被描述为缺乏创造力、贪婪、一心追求名利地位的犹太人,为美国人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很多支持教育平权的华人们认为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亚裔美国人也会像犹太裔美国人那样作出不俗的成就。

 

然而,不讨论其他因素,只要看犹太人的团结,就会了解亚裔包括华人内部对教育平权诉讼的深刻分歧,显示亚裔在争取平权道路包括教育平权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应该明确,很多支持教育平权诉讼的华人们并非反对“平权法案”。在美国,有色人种的少数族裔都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弱者,“平权法案”的宗旨是扶助所有少数族裔,而并非是在扶助一部分少数族裔的同时歧视另一部分少数族裔。对少数族裔教育方面的扶助,应该是从中小学基础教育开始,而不是忽视基础教育,只在大学这样学术学习和研究机构,以降低成绩,扶助入学”的方式来体现多元化,这种本末倒置的方法不是平权法案的初衷。


刊于美国《侨报》专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