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总决赛第二战,广东队表现明显比上一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杜锋的战术安排和防守策略都做得非常完美合理。只是,关键时刻总是毁在斯隆无脑的进攻选择上,最终功亏一篑,以103比97输掉第二局,总比分以0比2落后。

赛前杜锋和朱芳雨都坦言,上一场广东队之所以惨败,是因为赛季准备不足,布置的战术没有针对性。因此,有备而来这场比赛的广东队,从一开场就坚决执行赛前布置的防守强度,并取得效果。
开场时的几分钟时间里,双方的表现就像复制上一场一样。同样广东队打出6比0领先,然后新疆队凭借一个三分开始追赶,并随后反超。但本场比赛广东队的防守执行得非常坚决,快速的换防让新疆队的进攻战术很难打出来。
同时,当李秋平换上布莱切后,杜锋同样改变防守策略,不再像上一场那样防守布莱切。当布莱切持球时,广东队就凭一个朱芳雨去单防布莱切,目的很简单,可以让布莱切单打,但就是不让他带动全队。
因此,广东队在这一策略下,首节比赛屡屡打出快速反击,并最终在单节赢了新疆队14分。这一节,杜锋的战术安排和防守策略,做得非常完美,而广东队也执行得非常坚决和果断。这就是本场比赛广东队的最大进步和亮点。
而到了第二节,新疆队派上双外援后,依靠双塔在内线的绝对优势,逐渐把比分追近,并随后实现反超。其实,这一节新疆队所表现出来的水平,符合新疆队整体实力比广东队强的一面。第三节同样如此。因此,三节结束时,新疆队只领先了广东队1分,这样的局面可以说,广东队已经做得非常好的,也达到了杜锋战略的目的。毕竟,在双外援比拼中,以及新疆队双塔的牵制和掩护下,广东队能扛住那样,已经很难得了。

真正决定比赛胜负的,其实是最后一节。这一节刚开始时,杜锋派上的是布泽尔出战,而把阿联和斯隆都放在板凳上。杜锋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利用布泽尔状态回暖的表现,消耗新疆队的体能。而最后半节时,再派上阿联和斯隆的最强组合上去做最后的搏杀。
本来,杜锋这样的战略安排是对的,前半节广东队在布泽尔的带领下,也与新疆队扛住,比分没有被拉开。
但是,就在这最后半节的时间里,广东队要么在扳平比分后,斯隆在进攻中的几次选择,彻底毁掉了杜锋整场比赛的战略安排。因为,很多次的进攻选择,斯隆要么消耗时间过多而最终匆忙传球,造成队友命中率不高,进攻率下降;要么突破后不善于分出去,自己单干被吃大帽。特别是,在持球组织时,队友的空位跑出来了,却不及时传过去,而自己选择在对手夹击中硬闯,结果就是持球突破中抓球不稳被抢断,或失误。更离谱的是,几次接队友的回传球都不够果断积极,造成被对手抢断打出快速反击。

本来,杜锋在最后半节的战术设计是,按首发出场的阵容打出强硬的整体防守,打新疆队快速反击,以快打垮新疆队。但没想到的是,最后的半节时间,广东队的几次反击,都毁在斯隆控球组织的手上,拖累到球队打不出快速反击的战术。结果就是,落入阵地战的广东队,在斯隆无效的组织下,不但命中率不高,也打不出战术效果。在篮板保护不力的情况下,反而被新疆队屡屡打出快速反击。
杜锋最后半节想要的快速反击战术,因为斯隆的无脑组织,反而给了新疆队屡次快速反击机会,拉开分差。杜锋整场比赛设计的战略战术,广东队所有球员一整场比赛的努力,最终毁在斯隆无脑的进攻选择上。
当年带领广东队夺回总冠军的斯隆,进攻能力不强,但特别擅长组织进攻。但今天在总决赛上的斯隆,进攻力不足的同时,也失去了有效的组织进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