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十多分最后能逆转成功拿下赛点,有人说,詹姆斯为首的三巨头实在太强,不可阻挡;也有人认为骑士突然蹦出来一位叫弗莱的奇兵,三分雨浇灭了老鹰;更有人认为在双方的三分对飙中骑士更神准。但笔者认为,纵使骑士再厉害,三分雨下得再猛,如果布登霍泽在临场指挥中不犯致命的错误,骑士也逆转不了。正是因为布登霍泽在关键时刻使用了杜锋的“不知所谓”战术,导致进攻受阻的同时,让骑士打得风生水起,反超并锁定胜局的。

或许是总比分2比0领先了,思想上有所松懈,也或许是客场作战,各种困难都有,再加上誓要扳回一局的老鹰气势更甚,各种准备功课已经做足,势在必得。因此,开场的时候,老鹰表现更抢眼,成功率更高。反而骑士队,几次进攻都不是很理想,命中率很低。直到半节过后,骑士队才打起精神,反超比分后开始领先至第一节结束。虽然比分落后,但那时的老鹰队表现还是正常的,布登霍泽在球员轮转中也没有过错。
第二节加强了防守力度的老鹰队,终于打出了他们整体的技战术。上半场临近结束前,不但反超了比分,甚至瞬间就拉开分差。打到第三节时,老鹰最多时候已经领先了十多分的分差,眼看扳回一局希望很大。这一节老鹰队能反超比分,除了布登霍泽的轮转合理外,也拜骑士队突然手感变冷所致。
前三节双方的表现,纵然骑士队本场比赛冒出一个奇兵弗莱在三分线外神准无比,但双方在三分球的较量上,老鹰队前三节并不输对方。那时候的老鹰队,确实有点像马刺队的影子,无论詹姆斯们怎么追赶,就是紧紧摁住骑士的反扑。每一次骑士队飙中三分想追赶上来时,老鹰队立马就同样三分回应对方。如果布登霍泽是一个老道的主帅,当第四节骑士掀起反扑狂潮时,知道该如何控制节奏,知道该如何保持领先的优势。

但是,末节打了几分钟后,看着骑士队孤注一掷的要搏命时,布登霍泽怂了,怕了。本来在组织进攻中找到了节奏,与霍福德经常连线的施罗德,刚飙中一记三分,被缩小到只剩下3分的优势再次拉大到6分时,立马就被布登霍泽用蒂格把他换下。如果聪明的主帅,哪怕施罗德再年轻再菜鸟,毕竟刚有手感,就得继续让他发烫才是。
你想换上经验丰富的首发核心蒂格没错,但你也不应该把刚有手感、组织进攻表现不错的施罗德换下。在骑士疯狂外围飙三分的关键时刻,难道你就不会打双控卫战术稳住阵脚么?难道你不会用蒂格换下另一个人,让蒂格搭档施罗德去打么?
正是因为把施罗德换下,也因为蒂格的登场,老鹰队在蒂格的几次进攻未果后,回头就让骑士得分,甚至飙三分。可以说,老鹰队最终的败局,问题就出现在这一次的换人调整。蒂格的登场,不但没有控制好节奏,反而在几次进攻中选择的非常不合理,导致进攻失败不得分,让骑士反击得分后被逆转。
施罗德上场时间不长,但效率很高。反观蒂格,两分球17投只有7中,三分球6投只命中2个,简直就是败家打法。

看到布登霍泽这一临场调整,广东球迷立马就会想起,这是杜锋惯常使用的战术。因为看了广东队比赛的球迷都记得,杜锋在临场调整中,也总是经常这样玩,那就是某位球员刚找到手感,立马就会被换下,某位球员刚在这场比赛中有了状态,下一场就坐在板凳上。因为在杜锋的骨子里,始终迷信那些主力球员,迷信那些老将。而布登霍泽这场比赛关键时刻的换人调整,就是这种观念。在骑士疯狂反扑之时,他怕年轻的施罗德扛不住,所以就派上核心控卫蒂格登场稳住局势。但布登霍泽做梦也想不到,一场好局反而被他这次不知所谓的换人调整搞砸了,因为换上去的蒂格,已经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