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开心奎哥
开心奎哥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493,517
  • 关注人气:1,8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析伤病为何专找库里那些控卫球员

(2016-04-28 08:55:04)
标签:

体育

解析伤病潮

控卫球员

库里

保罗

分类: NBA

解析伤病为何专找库里那些控卫球员

     灰熊的康利,勇士的库里,快船的保罗,接着又是凯尔特人的托马斯,他们都是打控卫的球员,都是球队的指挥官,战术核心,进攻大脑。可如今他们却是一个接一个受伤,这是怎么了?为何高人运动的篮球比赛现在变成了受伤的都是相对矮小的控卫球员了?

       资深老球迷都知道,以前的篮球比赛,受伤频率最高的,也就是最容易受伤的,一般都是内线球员,特别是高个子中锋球员。因为,篮球运动本身就是高人的运动,以前的篮球比赛有这样一条真理:得内线者得天下。可见内线的拼争,才是诠释篮球运动的真谛。

       以前的篮球比赛,内线得分比重很大,很多球队也是把内线当成生命支柱,竞争的资本。在组织进攻时,往往都是第一时间首先把球交给内线高个子去单挑,强攻。因此,内线肉搏的几率最高,双方绞缠在一起的事总是贯穿始终,一旦内线球员的身体疲劳,或者基本技术不过硬,或者自身不注意,随时都可能受伤。内线球员容易受伤一方面就是因为比赛本身激烈原因引起。另一方面,高个子球员身体条件相对矮个子球员来说,也容易受伤,因为,身板不够厚实,很容易被对手撞倒,挤伤,摔伤。身板厚实了,两腿的踝关节和膝关节又难于长时间支撑两百多斤厚重的身板,疲劳之下容易受伤就显得很正常了。所以,篮球运动里,以往最容易受伤的,内线球员最多,频率最大。奥登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但是,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战术变化不断创新,以前得内线者得天下的真理放在今日,已经不感冒了。篮球运动从早期单一的内线强攻,逐渐转移出“里外结合”,多点开花,到今天库里的神级爆发,得分的点越来越往外移。现在很多球队的内线,已经不再是第一得分点,而更多起到的,只是支点和掩护的作用。很多时候,当进攻时,把球传递到内线去,内线球员拿到球后,把对手的防守重心吸引到篮下,突然把球分出来,让外围的队友投射。只有在抢占到空位时,或对手的内线比自己弱时,才会实施内线强攻。

       由此,内线球员相互绞缠在一起肉搏的几率相对下降了很多,内线球员受伤的频率也相对减少。但反过来,当外围的球员成为第一得分点,或成为最强得分点时,必然成为对手重点盯防和夹击的对象。当对手重点盯防在外围球员身上时,身体对抗的激烈程度必将加剧,外围球员的受伤频率当然就提高了。

       当球队的战术核心逐渐往外转移后,外围球员的得分能力也逐渐显露出来。如今的篮球运动,挑选一名合适的控卫球员,已经不再单纯的看他会不会组织传球,还要考察他的突破能力,和得分能力。因此,现今的控卫球员,人人都有一手好篮子,或犀利的突破。而且,现在的控卫球员,在打法上也已经越来越独食,突破分球那样精彩的妙传越来越少了。

       库里从上赛季开始的神级爆发,更是刺激了外围球员争抢表现,各个队的控卫球员,人人都想成为各自球队的灵魂,都想成为各自球队的英雄。因此,他们在比赛中,已经不再单纯的组织传球,已经不再犀利突破后突然分球出去,很多时候都是自己选择去强打。要么鸡蛋碰石头般的硬闯高个子林立的内线冲击篮筐,要么在对手夹击之下,贴身纠缠之下强行出手投篮。如果射术不精,命中率不高也就罢了,对手不会那么凶悍的防守,但偏偏现在的控卫球员得分能力都很强,一不小心让他们找到手感,热得发烫时挡都挡不住,那就由不得对手贴身纠缠,凶悍夹防了。而一旦对手重点夹防时,今日控卫球员遭受的身体对抗,就像当年内线球员肉搏一样了,那当然就容易受伤。

       所以,今日篮球运动伤病潮逐渐转移出外围,NBA伤病的病毒转移到控卫球员身上,就这么个道理。为何马刺队这些年伤病的球员不多,或伤病周期不长?因为马刺的战术根本就没有里外之分。目前30支球队里,里外结合得最好的,就是马刺。

       快船同样也是里外结合得比较好的球队,但就因为快船的战术太过单一,要么内线以格里芬为核心,要么外围以保罗为灵魂,核心点太明显,对手防守时针对性更明确。因此,格里芬和保罗比起其他队友,就更容易受伤。而且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快船不像马刺,快船的轮换阵容没有马刺厚实,格里芬和保罗的上场时间太长,被对手夹防的时间也长,就容易疲劳,疲劳之下就更容易受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