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排连败输得及时   郎平需要这样的绝望空间

(2013-09-21 22:30:42)
标签:

女排

谷底

亚锦赛

郎平

重建

体育

分类: 排球

女排连败输得及时 <wbr> <wbr> <wbr>郎平需要这样的绝望空间

     郎平挂帅的新一届中国女排半决赛输给泰国队,国内有些媒体就坐不住了,就开始了八卦郎平是否该下课,因为当年踌躇满志的蔡斌率领的中国女排就是因为亚锦赛决赛输给泰国队而丢掉教鞭的。如今郎平带领的女排同样是输给泰国队,但这次却连决赛都没打进,就应该比蔡斌更有理由下课。没成想,中国女排一不做二不休,前一天输给泰国队没能进决赛,还在季军争夺战中两局领先的情况下被韩国人逆转,只获得第四名的史上最低成绩。球员在场上粗糙的技术,缺乏灵魂的团队合作,等等,这样的战绩,这样的表现足可以让球迷绝望。对于刚接手球队没几个月,正需要时间和空间重建的中国女排来说,这样的连败就像一阵及时雨,及时泼醒圈内盲目的过高期望,郎平就需要这样绝望的空间。

 

     95年郎平在中国女排最困难时回国接手球队,就因为第二年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带领低谷中的女排一举打进决赛,最后夺得银牌;接着在98年世锦赛上再次闯进决赛同样输给古巴队,遗憾的只夺得亚军,让国内排球圈开始了对郎平过高的期望,从而让郎平连重建球队、改造球队的时间和空间都没有,最终在强大的压力之下身体被累垮、被击倒,不得不交出教鞭,一去就是十几年。最终在默默无名的陈忠和接手球队后,在没人敢期盼的环境里专心打造出黄金一代。

 

     如今郎平再次接手中国女排,依然是在女排陷入低谷之时,又到了重建的一个周期里。可是,刚接手球队,郎平就因为带领新一届的女排在两个四国赛中连战连捷,再次让人看到了郎平执教的神奇。一时间,各种赞美,各种期盼再次像赶集一样袭向郎平。那时,鄙人就在微博上发出一丝担忧,刚接手处于低谷中的女排没几天,郎家军打出那样的战绩不是好事。因为那样的表现和战绩只会让球迷对这支队伍过早抱有过高的期盼,更会让上层领导过早的对郎平施加更大的压力,这对郎平重建球队,改造球队是不利的。在成绩面前,郎平第二次接手女排依然还会像第一次那样,一上来就带着期望去征战,从而没有时间和空间去打造球队,只能在成绩面前一步一艰难去拼争,去挣扎,最终错过重建的时机。

 

     事实上,看过中国女排比赛的球迷都看在眼里,郎平现在带领的这支球队,无论是球员的个人能力,还是球队的整体配合,都必须静下心来精雕细琢才行。有身高的,没力量,有灵性的身高不足,有技术的没那股劲,有冲劲的技术粗糙,所有这些,都需要郎平花时间去细心雕琢。特别是,在球队攻防中出现波动时,现在这支队伍明显缺乏周苏红、冯坤那样的核心和灵魂,而寻找这样的核心不是想给谁就能给谁的,是需要郎平在训练和带队比赛中慢慢发现和培养的。

 

     在这两场输球的比赛中,相对身高明显不如我们的泰国球员和韩国球员,中国女排球员不但表现在自信心不足,更表现在基本技术的粗糙上。为何我们的主攻手总是打不死对方?为何身材高大的中国女排拦不住矮小的泰国队扣杀?为何我们连基本的接球都出现问题?为何我们的配合打起来却总是那么别扭?所有这些关系到基本功的问题,都不是郎平一接手就能立马改观的。但是,没有这些最起码的基本功,郎平再神奇,战术布置再丰富,也只能无可奈何,毕竟球场上是球员在拼。留给郎平的,只能是静下心来慢慢去打造、雕琢。

 

     谁都希望中国女排能尽快的重振辉煌,谁都期盼郎平能带领女排攀登最高峰,但面对早已跌落谷底的中国女排,郎平需要重建的时间,更需要打造的空间环境。如果女排在这次亚锦赛中再次夺冠,那么圈内就会对这支队伍充满更高的期望,郎平势必就会在这样的压力下错失重建时机,更没有时间去雕琢球员基本的技术,那样的女排是永远难于登上高峰的。因此,这次亚锦赛的惨败,连亚洲的领奖台都上不去,彻底可以让球迷冷静下来思考,未来的中国女排需要郎平干些什么?没有了那份不切实际的期盼,没有了那种足可压垮郎平的压力,有了重建的时间和空间后,这次亚锦赛后,郎平完全可以安静下来细心雕琢球队。

 

     郎平可以接受下课,但问题是,连最好的郎平都下课了,敢问圈内又还有谁敢去接手现今这样的女排?给郎平时间和空间,给这支女排信心和耐心,只要我们能在女排困难时,给予充分的理解和鼓励,郎家军未来一定会是王者之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