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停摆当初一直见不到天日那时,CBA联赛一直在试探趁机购买那些没球可打的球星,篮协的一纸“必须打满整个赛季”的公文,当时立即引起众多俱乐部的不满,抱怨篮协死脑筋。如今,停摆即将结束,漂流海外的那些球员肯定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个时候,CBA那些高价买了NBA现役球员的俱乐部球队,该感谢的,应该是篮协。
如果不是当初篮协眼光长远,如果不是篮协在尽力保护各俱乐部的利益,今时今日,相信钱德勒、史密斯们已经把浙江两队甩在了屁股后面。
如果各俱乐部的高层是个有识之士,是个有眼光的领导,当初就不应该抱怨篮协的冷漠。停摆,确实给了联盟之外的联赛很多商机,那些球星确实能给当地联赛带来极高的球迷热情,确实能让球队最快速度上升一个档次。但是,停摆的黑夜何时才能天亮,别说我们还没长够见识的俱乐部球队,就是联盟那边,谁也不敢保证什么时候天就亮了。
从事篮球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就算那些球星在海外挣的比联盟还多,但表演的舞台不一样。联盟出来的球员,哪怕在联盟里,就算替补,他们也甘愿留在那里,因为,在联盟里打球,代表的是最高的荣誉,最好的舞台,那是一个名分份。在停摆结束遥遥无期的日子里,靠打球为生的球员漂流海外,除了挣钱养家糊口,更多的是对比赛的一种渴望。所以,别以为史密斯、钱德勒们加盟了我们CBA,就认为我们的联赛已经可以跟NBA平起平坐,就以为我们的联赛足可以跟联盟分庭抗礼。错了,在那些球员眼里,CBA只不过是他们没球打将就过的一个安慰而已。
别相信钱德勒、布鲁克斯们口口声声说要留在CBA打完整个赛季,那只不过是他们还没有收到联盟那边真诚的邀请罢了。制度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只要他们有心想走,我们还不完善的制度肯定有他们走的漏洞,肯定有他们走的理由。
不管钱德勒、史密斯、马丁,还是布鲁克斯,他们想走肯定能走成,但现在他们想拍拍屁股就走人绝对不会那么容易。所以,在停摆即将结束之时,我们曾经对篮协抱怨过的俱乐部,这个时候应该感谢篮协当初所做的无情。试想,如果现在这些球星们走了,浙江两队、新疆这些球队,不但要重新物色新的外援,好不容易磨合起来的技战术也得马上做出改变,对那些野心勃勃的球队来说,这样的变故跟伤筋动骨没什么区别。有了篮协当初那限令,现在他们要走,最起码也能给这些球队留出多余的时间去调整,这难道就不值得感谢篮协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