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孙权议和后两国相安无事了吗

标签:
文化历史三国吴蜀合约 |
分类: 照说三国 |
刘备孙权议和后两国相安无事了吗
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退还到蜀国住在白帝城,一直到去世。孙权听说刘备住在永安城,非常恐惧,派遣了使者前来求和,得到了刘备的同意,于是两国休兵。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他很快就派出了尚书郎邓芝出使吴国,两国再次申明合约。后来孙权称帝,蜀汉国也是派人前去祝贺。由此看来,两国似乎在永安合约签订后再无战事,但两国无战事就真的相安无事了吗?
益州世家大族雍闿不服从刘备管辖,还杀了太守正昂,同时还和东吴孙权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雍闿拥有军队,在南方一带具有很高的威望,同时还没有公开反叛,刘备就任命张裔为益州太守,直接前往该郡。雍闿仍然徘徊犹豫不肯归服,假扮鬼传话说:“张府君就像葫芦一样。外表虽然光亮而里面却很粗糙,不值得杀他,命你们把他绑起来送往吴国。”于是就把张裔送给了东吴。后来尚书郎邓芝出使吴国,诸葛亮专门交代,要他请求孙权放回张裔,孙权答应后,张裔回到了蜀国。
刘备去世后,雍闿投降了吴国。吴国遥控式的任命雍闿为永昌太守。永昌在益州郡以西,道路阻塞,与蜀郡隔绝。吕凯当时任职郡五官掾、功曹,他和府丞等人统帅并激励官吏和百姓,关闭四境以抵抗雍闿,雍闿最终也没有得以上任。后来雍闿被杀,诸葛亮到了南方向刘禅上表说:“永昌郡的官吏吕凯、府丞王伉等人,在如此边远的地方对朝廷忠贞不二,二十年来,雍闿、高定威逼郡境东北,而吕凯等人却坚守节操不与他们交往。我实在没有想到永昌人的风俗是这样的敦厚诚实。”于是任命吕凯为云南太守。
彰武元年,刘备任命李恢为庲降都督,使持节兼任交州刺史。建兴七年,因交州已经属于吴国,蜀汉国解除了李恢的交州刺史职务,重新任命他为建宁太守,以便让他回到家乡任职。
从蜀国这方面来说,刘备临终,托孤两位大臣,其中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但这个中都护却不在皇帝身边,而是“留镇永安”。永安是东部边境的一座小城,一个统内外军事的托孤大臣,为什么要驻守在这么边远的地方?其实刘备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东出方便和防止东吴来攻。
从东吴方面来说也有迹象。刘备去世,蜀国派邓芝出访吴国,孙权并没有及时接见,只因为他心中犹豫。他在想什么呢?“蜀主年幼,国家弱小而形势危急,被魏国乘虚而入不能自我保全”,这是他对形势的判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用说,他肯定会有所作为,即便是不能进攻成都,也会进入蜀地东部夺取部分城池。
到诸葛亮去世,东吴再次担心魏国乘蜀国衰弱之机攻取蜀国,往巴丘增派了一万守兵。一方面想作为蜀国的救援部队,其次也是为分割蜀国的土地做些打算。蜀国听说后,也增加了永安的守兵,以防不测。后来宗预出使东吴,孙权还专门提出了此事,是宗预说都是正常的部署,不值得当回事儿,孙权才一笑了之。
如此说来,这个联盟为了生存的需要,虽然表面上看似平静,却仍然是暗流涌动,只不过是由于魏国这个强大的外敌存在,没有翻起大的波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