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三国合肥新城守将张特 |
分类: 照说三国 |
向敌人借时间的魏国弃子将军
还是在曹操时期,魏国就被说成是战将如云,所以,如果这个人不是做到大官或者是干过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尽管你是将军,还真就难以留下一个名字。比如说有个叫张特的人,要不是他干过一件惊天动地又匪夷所思的大事情来,恐怕还真就被淹没在这“如云”之中了。张特原本是被司马师当做诱饵抛给东吴人的,就好比整个棋局当中的一枚弃子,在魏国这个家大业大的国度里,他实在算不上是个人物,即便是他在立了大功以后,也不过是得了一个杂号将军的头衔,最终也进不了《三国志》的正传当中。但这个人并没有被历史忘记,尽管他仍然不太出名,却被《资治通鉴》记了下来,这个人就是非著名的将军张特。
姜维此时刚刚接替费祎为大将军,急于立功树立威信,而诸葛恪刚刚在几个月之前挫败过魏军,可以说东西之敌都是来势汹汹,魏国形势一时严峻起来。敌军士气正旺,而魏国将领们却是意志消沉,这令魏国掌权的司马师忧心忡忡。属下有个叫虞松的人为他分析说:姜维拥有强大的军队,深入我国境内是想和诸葛恪东西呼应,但他需要从我国境内掠取食物,不是有深厚根基的敌寇。而且他会认为我们集中力量到东方,西方必定空虚,所以径直深入。眼下假若命令关中各军日夜赶路,急速前往,出乎他的意料,大概姜维便要逃走了。对于东线战事,虞松认为,眼下诸葛恪集中全部的精锐部队,足以恣意横行,却停下来围攻新城,目的是想吸引我们的主力部队决一死战。若他们攻城攻不下来,寻求我军主力作战我们不应战,军队疲劳,一定会自行撤走。司马师于是命令西线的郭淮、陈泰集中关中的军队,解除狄道的包围。结果是陈泰进军到洛门,姜维粮食已尽,只得撤退。而在东线,司马师命令镇东将军毌丘俭按兵不动,只守不攻。
从司马师这整个战略大局来说,等于是将新城完全放弃,而新城守军以及守将则成为战略弃子。
这时候天气非常炎热,吴国士兵非常疲劳,喝水后,就泻肚、浮肿,患病的人超过一半,死伤的人满地都是。各军营的官吏每天报告生病的人太多,诸葛恪认为、他们撒谎,想杀了他们,自此没有人敢再报告了。诸葛恪内心已发觉失策,但是对攻不下新城感到羞耻,愤怒的心情在脸上表现出来。将军朱异,因为军队事务触犯诸葛恪,诸葛恪立即剥夺他的兵权,驱逐他回建业。都尉蔡林屡次陈述军事谋略,诸葛恪不采纳,蔡林于是骑马前来投奔魏国。魏国各将领窥探到吴国军队已经疲劳,于是派出救兵,诸葛恪只好率领军队撤离。
张特以特殊的智慧向敌人借到了自己所需要的时间,又用自己的坚韧不拔和血战到死的决心守住了一座孤城,演绎了一处另类的豪情壮歌。张特曾经是魏国镇东将军诸葛诞的属下,诸葛诞以为他不中用,想把他退还给护军。正好赶上毌丘俭和诸葛诞两人对调任职,毌丘俭把他留了下来并把他派去守卫合肥新城。新城保卫战胜利后,张特受到嘉奖,由牙门将军升任为杂号将军,封为列侯,后来又被任命为安丰太守。看来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自己不能放弃自己,像张特一样,别人可以把你当做弃子,但你一样可以使自己成为重点和关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