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举报惊动了谁

(2012-12-11 10:12:23)
标签:

网络举报

腐败

一网打尽

制度

决心

分类: 时话照说

网络举报惊动了谁

 

这几天,南京市有关部门对待网络举报的处理很是反应迅速。 125日,有网友在网上发帖举报南京市玄武区一官员腐败问题,当晚,南京市纪委即发布消息,称已经责成有关部门介入调查。6日,根据初步调查情况,决定对该官员做出停职处理。从发现举报到做出初步处理,仅用了一天多。其领导人同时表示,市民通过网络渠道举报的各类反腐线索,纪委都会第一时间予以关注,只要事实存在,将坚持有一起查一起,同时也回复一起。

正当我们要为他们这种贯彻十八大精神坚决认真叫好,为他们履行责任尽职赞赏,为他们对待网络举报认真、行动迅速而感动之时,却听到了一个不是和弦的音调,说,这不代表完全提倡“微博举报”,过早曝光腐败,容易打草惊蛇,影响办案。

本来是一件再好不过的好事,留下这样一个尾巴,总让人感觉心里不是那么顺畅。

网络举报公开、快捷,容易引起更多更快的关注,这是人们选择这一形式的动因所在。如今这个时代,社会稳定,人民生活逐步提高,民生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唯有这腐败让人们深恶痛绝,恨不得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一夜把它扫个干净。对于那些腐败分子,更是恨不得马上把他们一网打尽,尽快还一方蓝天净土,这种急切的心情,难道不值得我们理解和支持吗?不打草惊蛇,难道那条蛇会让你乖乖地捉起来?何况网络举报打的是蛇,不是草,人们容不得这毒蛇继续藏在草里,更看不得蛇在草里自由自在地游走。腐败破坏的是社会的公平,侵害的是国家的肌体,挑战的是正义、道德和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取向,一个义愤填膺的正义之士,不容许腐败分子在法外逍遥哪怕是片刻,所以他们要选择最快的方式进行检举揭发。如今的腐败分子,腐败方式花样是越来越多,个体腐败程度是越来越严重。就像那个贪污受贿,百万之数已经是很平常,千万之数也不是特别稀罕,上亿元的也有了。还有那个不起眼的事情,哪个腐败分子不在挥霍着公共经费?所以,这些人在法外逍遥一天,公共经费就会多被挥霍一天。正因为如此,打草惊蛇一说,就有了表述上的不能理直气壮之嫌。

当然,用不着解释,人们知道,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相对于网络举报,将检举揭发材料直接寄送给有关部门,更利于有关部门从容办案,防止被检举揭发人销毁证据转移赃物。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问题,检举人为什么要选择网络举报?公民将检举材料直接寄送给有关部门,如果同样迅速有效,他们不会选择网络举报,因为那样他们自身相对是比较安全的。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举报往往是收效甚微,甚至还有可能遭到打击报复,甚至是用另外的罪名被关被抓,恐吓、说情、收买之事更是时有发生。这难道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反思的吗?在现在的科技条件下,用一个网络虚拟名字发帖举报,同样能够查出是在什么地方、是谁发出来的。人们选择网络举报,在通过网络把事情闹大,希望逼迫权威部门迅速介入的同时,也把自己逼到了背水一战的境地。如果他们没有和腐败行为势不两立决心、没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勇气,是不会选择这种方式的。因为他们在举报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到了明处,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可能所受到的伤害也会更大,选择这种方式,既是一种决心也可能是一种无奈。

提倡不提倡网络举报是有关机关的权力,选择何种方式进行反腐举报是公民的自由。我们反腐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清正廉洁行政高效的执政者队伍,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公民的选择,将举报方式的自由完全交给公民个人,而不是害怕惊动了谁,又影响了我们什么!如果真觉得直接到有关部门举报对我们的工作有利,而有些人就是不愿意那样做,反而去选择网络举报这种曝光他人也暴露自己的形式,那我们就从自身找原因,看看我们在这些方面缺少了什么?例如,对举报人的保护制度、案件办理过程中的保密制度、举报人的权利保障制度等等,我们在案件受理办理过程中,究竟执行的怎么样?再就是对于直接举报,我们办理案件的速度能不能够像网络举报一样迅速?只要这些问题都处理好了,公民会根据自己的便利做出选择的。

不管怎么说,南京市纪委对待网络举报态度是认真的,反应速度也是极快的,我们还是应该为之叫好,对于这样的效率,希望能够在更多的地方看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