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屈辱扭曲心灵的勾践

标签:
勾践会稽山败形同奴隶口臭之疾报复杂谈 |
分类: 史话照说 |
被屈辱扭曲心灵的勾践
——不赏反杀功臣的帝王之二
越王勾践在君主位置上的前期,王椅不能坐,国政不能理,富贵不能享,只有一件事必须考虑——保命!为了活命,他到吴国服役,形同囚徒;为了活命,他要对吴国君臣奴颜婢膝,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为了活命,他要把国家的库藏宝物和都城女子送给吴国;为了活命,他甚至不惜尝粪便,做低贱之人都不去做、不肯做和不能做之事。这种长期的屈辱和常人难以忍受的人格摧残极端扭曲了勾践的心灵,致使他仇视一切给与他屈辱和知道他屈辱的人,所以,他对于功臣也是不赏反杀。在勾践之前,滥杀开国功臣的君主有,之后也没有绝迹,但像他那样不找罪名,而是一边念叨着人家的功劳,一边举起屠刀杀人的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公元前496年,勾践在檇李打败吴军,射伤吴王阖闾,致其伤重身亡。夫差继位后,日夜操练士兵,准备为父报仇。勾践听说后,不听大臣范蠡、文种劝阻,反而主动出击,结果被吴国打败,困在会稽山上。兵败后,勾践想和人家讲和,吴人不许,通过贿赂吴国大臣伯嚭,并以夫妻入吴为条件,这才得到了吴国的赦免。作为一国国君,带着老婆去他国,以身为质,哪里还有一点君主的尊严?除了给祖先留一点香火,国家还有他什么份儿!勾践到了吴国,夫妻住石屋、穿粗衣、干杂役、拾柴自餐,形同奴隶,这对一个君主来说,实在是再屈辱不过了。这还不算,夫差让他养马,每当出行,就让他牵马坠蹬,让吴国都知道这个牵马人就是越王。这是一种经常性的羞辱,一个吴国普通人见了都敢于指指点点,就是让勾践知道,他这个越国君主不过是一个最低等的贱人。勾践夫妻身在他国,虽然谨言慎行,蓬头垢面,不如村夫村妇,却仍然有杀身之祸,因为吴国的大臣经常建议夫差杀了他。为了能够早日离开这凶险之地,勾践竟然借探望夫差疾病之际,尝了粪便,国君做到这份儿上,也够让人同情可怜的啦!钝刀子割肉更加令人恐惧,因为它同时在摧残着人的意志。可以说,勾践在吴国三年,是在屈辱之海中浸泡挣扎的三年,他唯一得到的就是一颗扭曲的心灵。
归国后,吴国给与他的屈辱还在时时折磨着他。为了报仇,勾践仍然不能享受一个国君所应有的生活,他穿旧衣、睡薪草,一顿饭只吃一种蔬菜,还要经常尝一尝苦胆,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在吴国所受的屈辱。即便这样,他仍然要不断地向吴国进贡,继续表现出一副恭顺臣服的样子。这一切对于一个君主来说,仍然是一种屈辱,因为这个君主只是一个臣子,是一个“儿皇帝”!
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终于灭亡吴国。但是长期的屈辱也极端地扭曲了勾践的心灵,他要实施报复,报复给他屈辱的吴国人,也报复那些知道他所受屈辱的身边人。
打败吴国后,夫差以同样的条件向越国讲和,勾践准备答应他,由于大臣们的坚决反对,事情没成。勾践卧薪尝胆那么多年,不就是要灭亡吴国吗?他为什么还要允许夫差讲和?只能说他要报复,他要用同样的方法来羞辱那个令他屈辱的夫差。否则,只是于心不忍,为什么对大臣丝毫没有恻隐之心?!
全部据有了吴国,勾践却不赏功臣,甚至在庆祝会上都没有一点儿喜色。范蠡看明白了,勾践其人长颈鸟喙,你可以和他共患难,他不能与你共富贵,于是提出要归隐山林。勾践知道,范蠡大才,别国用了,很可能会成为越国的威胁,因此,无论如何不能放这个人走。但是,勾践不是用重赏或者信任留下此人,而是放出了狠话,说,你敢走,我就杀了你老婆孩子!范蠡知道,他虽然在吴国陪伴勾践为奴三年,时时侍奉和保护着他,归国后也为越国的复兴和正确处理与吴国的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有件事总像利剑一样悬在头上,那就是,尝粪便的主意是他给出的!据说,勾践在尝粪便后得了口臭之疾,终生不愈。这究竟是生理疾病还是心理因素作怪?我们今天的人也许不知道,但范蠡肯定知道,所以他才说了那句名言:主忧臣劳,主辱臣死。这样的屈辱是会算在他的头上的,留下来,必遭报复。范蠡果断,悄然而去,勾践因为不知道他去了哪儿,才免遭杀戮。
计倪、曳庸等才能小一点,功劳下一等的人,因为早早辞职告老也免于一死。文种心存幻想,对范蠡给他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忠告不以为然,不走也不辞职,终于被勾践所杀。让人唏嘘不已的是赐死文种的那个理由。勾践说,你有七条计策灭吴,我只用了三条,剩下四条用在哪儿?文种说,不知道。勾践说,我知道,你这些计策都是用来对付吴国君臣的,现在这些人都已经到地下去了,你也到那儿去吧。杀人的理由竟然是人家为国家所用的智慧!寡恩的勾践,其心又何其狠哪!
也许,勾践那颗受屈辱的心灵创伤还没有痊愈,但我们看到的是,他是用功臣的血在疗伤!
对有功之臣的不赏反杀,其必然后果是人心离散,越国从此再无范蠡、文种这样的人才,其国也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勾践之后,后来人有几人能知道越国发生过什么事情、出现过什么人物?这不能不说是历史对这个寡恩帝王的嘲弄和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