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财神赵公明

标签:
赵公明峨眉山玄坛真君香火收礼办事杂谈 |
分类: 神话照说 |
正财神赵公明
赵公明在成为财神之前,其形象并不算美,他“面如黑炭,胡须四张”再加上他是八部鬼帅,活脱脱就是一个凶神恶煞。其行为也不是那么良善,上帝命令他督鬼下界,他周行人间却暴杀万民,可见就是一个恶神。有人查他的“官邸”,发现竟然是土下冢中,这和后来闻太师请他于峨嵋山罗浮洞差不多是一类性质,都是不大见光之处,或者在上帝看来,洞和坟墓没有什么分别。又或者这位赵公元帅官衔爵位得到了提升,由土下升至山洞也未可知。总之,直到姜子牙封神,他才成为财神。
闻太师和姜子牙交战失利,想起峨嵋山罗浮洞有个赵公明,就亲自前去请他前来助阵。赵公明来到闻太师军营之中,倒也打过一两次胜仗,很是长了一把脸。他虽然武艺高强,法力无边,怎奈姜太公是天命所致,手下兵强马壮,更有天下真人高士自愿前来相助,赵公明最终还是战败被杀。死后,太公封了他一个“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主管“迎祥纳福”,统管天下一切金银财宝。还给他配了四个助手: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天官。从此,赵公明成为正式的财神,再也没有担任其他神界职务。不过,封号这东西对于名人不算稀奇物,谁觉得自己是个人物都会大把大把地向外扔,尤其是扔给神。就像这位,封个玄坛真君不行吗?不行,必须加上正一,说明只有这个赵公明才是正财神,是唯一的财神。这也就罢了,谁都会把自己说成是正宗,其他都是冒牌或者是分号。但是,玄坛之前已经有了一个“龙虎”,如意之前还要加上“金龙”是啥意思?就不怕两条龙缠绕在一起吗?总让人觉得这不像是姜子牙封的,倒有点儿像是周昌的语言:“臣其其不……,臣其其不……”。
姜子牙为什么让他担任财神呢?这家伙从峨嵋山下来就带着宝贝,缚龙索和定海珠。在此之前,这家伙守护过丹室,保护过玄坛,一直和宝贝打交道,无论是室主还是坛主肯定给了他不少赏赐。不用说,有钱有宝才需要管,一分钱没有,你管一个空口袋去?所以姜子牙这也算是量才使用吧。
赵公明虽然面相行事差了那么一点点,出身却是大官人家,你看,人家一出场就是将军元帅的,根本没听说过有什么战功,没点儿根基能办到吗?所以,这是一点都不容怀疑的。
赵公明虽然当上了财神,而且因为姜太公所封,是无可争议的正财神,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守财奴,他只收香火,绝不施舍,只有你给他足够的钱财,他实在过意不去了,才会让你发一点点财。或者是,你给了他足够的钱,他才会让你留下那么一点点。只收钱不撒财,这是他的底线,触犯了这条底线,任何人都不行,即便是结发妻子,也得休了。
有一则故事记录过这件事儿。
财神爷曾经有一位端庄美丽的妻子——财神娘娘,因为善心施舍,被财神爷休了。事情是这样的,有个叫化子穷得无路可走,讨饭路过一座庙。进庙后,叫花子别的神灵不拜,摸到财神爷像前,跪下就是磕头,祷求财神爷赐给一点钱财。赵公元帅见是一个叫化子,心想,就你,连香烛都舍不得点,还来求财?天下有那么多穷叫化子,我能接济得过来吗?像你这样式儿的,来一个接济一个,那我不成了叫花子啦!于是,装作打瞌睡没看见。可乞丐心中想的正相反,他认为财神总会救济穷人的,富人不愁吃不愁穿,求财何用?便不住地拜。这时,财神娘娘动了恻侧隐之心,想推醒夫君,劝他发发善心给这叫化子一点施舍。财神爷不理睬,打了两个哈欠闭上眼睛继续装睡。虽然是财神娘娘,可财权在夫君手上,夫君不点头,怎么好将钱赐给叫化子呢?娘娘无奈,只得取下自己的耳环,扔给了叫化子。乞丐见是一副金耳环,认为是财神所赐,急忙磕头,一边喊着“谢谢”一边出去换钱走了。财神爷睁眼一看,发觉娘娘竟将自己当年送她的定情物送给了穷叫化子,气得大发雷霆,将财神娘娘赶下了佛龛。看起来,女人必须有自己经济来源,有独立的职业,才会有自主的命运,否则,神也不行。
这事儿给了财神爷一个警醒,别的神拿自己的钱救济穷人怎么办?这样他的香火不就少了吗?于是,他独立出来另立了庙宇,虽然小一点也不嫌弃,只要有香火,店里家里他都去。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一个穷人是拜了财神而发财的。不信你自己看,不上香不烧纸,那财神总是闭着眼拉达着脸,只有你烧了很多纸上了很多香,才似乎间看到他有点儿笑模样。不过,人们也渐渐发觉,这个家伙不仗义,像某些贪官,不收礼不办事,收大礼办小事,甚至收了礼也不办事。于是,穷人家转而供奉财帛星君,人家虽然没有多少钱财,可是有福禄寿喜四个好朋友。商家转而求关公保护,人家那才叫一个仁义!当然,欲望不断财迷心窍之人就不会绝迹,赵公元帅的香火虽然分流了一部分出去,但毕竟挂着“正一”的头衔,眼前那个聚宝盆里仍然装得满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