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爹
(2012-06-30 09:25:38)
标签:
找工作竞争量身定制拼爹依靠豁出去杂谈 |
分类: 闲话照说 |
拼
毕业季,学子们走出校门,没有了学业负担,马上面临着择业的压力。在当下社会上还有失业的情况下,大学生——即便是名牌大学的学生,谁也不敢保证在可派遣时间内百分之百就业,这就要求大学生们在一段时间内,拼力找一份好工作。
有一位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曾经劝过学子们,不要两眼只盯着大城市,可以适当放低一下身段,到二三线城市甚至县级小城去也未尝不可。还说,到这些地方去,很有可能不长时间就能成为“鸡头”,到一线城市,有可能一辈子都要当“牛尾”。
道理很清楚,也说得通,可是学子们不买账。人家有师兄师姐们甚至自己的“教训”,不是没有过这种经历的人能够体会到的。说,大城市竞争激烈,但相对也公平,在一个公平环境下竞争失败,认了。在小城市尤其是小县城,有时候根本就没有一个公平可言,你那个学府再有名,学的成绩再好,表现的再优秀,不如人家有一个好爹!还不由你不信,有些人就是反复不断地在证明着这一说法的正确。有地方刚揭露了一个量身定制的,当事人得到了处理,紧跟着其他地方又来了一个。你这儿公务员查的严,我就来一个事业单位的。站在网前看热闹,还真有点儿前赴后继地味道。都说是前车之鉴,这些人似乎并不认识这四个字。
于是有了一个新说法——拼爹!是针对就业而言的,更早的时候就有了,像“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不过那时候没有这样一个“专用”词而已。
“拼”这个字,在以往有两种用法:第一是连合,凑合,贴近,如拼音、拼凑,衣裳拼在身上等;第二是不顾一切地干,豁出去,如拼命、拼搏等。现在有些新用法,差不多也不出这两个方面,所以新华字典仍然只做两种解释。像“拼房”、“拼车”,就有连合、凑合在一起用的意思。再如“比拼”,虽有“比较”的意思,仍然是在第二种解释的意义上,如“大比拼”,就是拼力取得最终的胜利。
“拼爹”这种说法就有意思了!
第一种情况显然不沾边,总不能解释说拼凑一个爹吧!那第二种情况呢?似乎也不那么直接。为了找个工作,拿出爹来比拼一番?还是让老爹不顾一切地去干?显然都不是。拿爹来比,比什么?比官大官小?要是那样会在窝里斗,拿不到世面上来。让爹不顾一切地去干?那也得看这个爹有没有这个机会。但这个词说出来没有人有异议,又是为什么?拐个弯一想,还真是自有它的道理。这种事一般都会发生在老爹权力所及单位,否则,即便是按照你的身段“量身”,也很难避免差不多身段的人出现,没有全程的“监控”,最终定制的是他人也难说。但现在这个社会,毕竟已经进入了民主时代,权力再大,手掌大到想一手遮天,也有让人说话的时候。尤其是舆论信息平台较为发达的今天,真想一手遮天还有个遮住遮不住的问题。既然要“量身”,那个“量”出来的“尺寸”是要拿出来示众的,到时候一“亮相”,傻子一看都明白的东西,还想瞒得住大学生?所以这种事一旦揭露,那个没有多少本事者背后里那个本事又太大的爹就会曝光,其结果不说是毁了老爹,起码是断送了老爹的前程。这样一想,还真是有把老爹豁出去的味道。
因此,“拼爹”一说还是可以成立的。
只是想说,爹是可以依靠,也是可以让他帮助的,可不是拿来拼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