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必定献媚
(2011-11-26 09:23:57)
标签:
贪官伯嚭献媚伯州犁上下其手人算天算杂谈 |
分类: 闲话照说 |
贪官必定献媚
——从伯嚭的家世拍马史说起
吴王阖闾重用伍子胥、孙武等人,率军打败了当时强大的楚国,一时称雄于诸侯各国。然而,阖闾死后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吴国竟为偏僻弱小且向自己称臣的越国所灭,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有人说是源于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有人说是因为吴王夫差不听忠臣之言,没有借机灭掉越国,因此才自掘坟墓,导致了亡国殒身,是自取灭亡。吴国没有灭掉越国,允许越国讲和,《左传》上说是“因吴太宰嚭以行成”。《史记》说文种认为“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于是越王勾践让文种给伯嚭送去了美女和宝器,伯嚭受了贿赂,不但将文种引见给吴王,还在吴王面前替越国说好话,越国于是得到了赦免。勾践在吴国做了三年奴隶,回去后收揽人心,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练兵)”,终于打败了吴国。当吴国人也想学当年越国故事给人家当属国时,越国人却不同意,吴国就此灭亡。
从这个方面说,吴国自掘坟墓的第一锨土正是这个伯嚭掘的。伯嚭为什么要为越国讲情呢?
春秋时期是一个恃强凌弱,弱肉强食的时代,打仗就是为了争夺土地和财富。吴国如果灭亡了越国,财物土地都会归吴国所有,参加对越国作战的人员都会得到一定的赏赐,像伯嚭这样官阶自然也少不了。但胜利的果实主要的要归于国家——也就是王(诸侯)族,越国人送给伯嚭的,必然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这是夫差的赏赐所达不到的。还有一点,越国只不过是暂时得到了赦免,往后求着吴国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要想把自己的意愿让吴王知道并得到同意,还必须继续走伯嚭这条渠道,这样,伯嚭就有了一条源源不断的生财之道。
贪婪之人必定是献媚之人,只有取得了上司的好感和信任他才会有条件贪贿,起码上司不会动了他的位置,有了位子才会有机会贪贿。这在古代是这样,在现代仍然不会两样。在吴国打败楚国,战胜越国的过程中,伯嚭的功劳是远远赶不上孙武和伍子胥的,但在赦免越国这件事上,吴王夫差恰恰就是听伯嚭的,这不能不说伯嚭有很高的献媚之功,他说的话吴王能够听。
这种献媚之能伯嚭是有家传的,他的祖父伯州犁就是马屁精的高祖。“上下其手”就是这人的原创。
事情是这样的,公元前547年,楚国攻打郑国,楚将穿封戎俘虏了郑将皇颉,楚康王的弟弟公子围出来抢功,两人争执起来,一时难以决断。楚康王让伯州犁判断是非。伯州犁说:“问一下俘虏就知道了。”于是让俘虏站在前面,说:“你是所争夺的对象,是个君子,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吧?”举起手,说:“那位是王子围,是国君尊贵的弟弟。”放下手,说:“这人是穿封戎,是方城山外边的县尹。是谁把你俘虏了?”俘虏是个明白人,说:“皇颉碰上的是王子,抵抗不住。”果然,楚国人没有当场处决这个俘虏,把他带了回去。在这里,伯州犁玩弄手法,表面上公允,实际上则是颠倒黑白,通过俘虏之口,达到了对王公贵族献媚逢迎的个人目的,拍马屁不露声色,玩权术不留痕迹,不由得让人感叹:拍马屁也是有“智慧”的。
春秋时期,统治阶级是大夫,不管是上大夫还是下大夫都是官员,有些官员往往带有职业特点,以至于成为这个家族的姓,像司马、司空、史等等,下一代在继承家族财产的同时,有的也会继承家族的官位,伯嚭就是这样。伯嚭在吴国的职位和他祖父一样,也是太宰。可悲的是,伯嚭还继承了其祖上献媚逢迎的拍马功。
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会拍马的伯州犁被楚国人杀了,极力为越国人开脱说情的伯嚭最终还是被越国人杀了。可以想象,越国人给他的那些“礼物”连同他自己的正当所得,都会一同归于越国。留给伯州犁的只有四个字——上下其手;留给伯嚭的只有一个字——贪。
读史是为了知今。现在的贪官也不过伯嚭那点儿能耐,对上献媚,对下索贿。这些人该好好想一想,你有伯州犁的“智慧”吗?千万记住伯嚭的下场。
管干部的官员们也应该想一想,考察干部,在考察一个人政绩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考察一下这个人的廉洁史,看看他在上一个职位上是否“干净”,而不是仅仅考察眼下职位的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