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字别传
(2011-10-01 10:19:48)
标签:
何不字画画一叶知秋书画两界集体失语 |
分类: 民间故事 |
何不字别传
何不字何大官人出了名,成了家,一天到晚只剩下一个字,啥?忙!不是脚后跟支着腚那种,是坐下站起来那种。求字的、采访的、要把他收到名人录里的、还有那有事没事来坐坐的,一天到头迎来送往,就没个完。这些人不管哪一个,何不字何大官人还不能不接待,别的不说,就说那有事没事来坐坐的吧,除了同学同事同僚还能有什么人?一定是有点儿来头的,否则,何大官人那儿是说来坐坐就能来坐坐的吗?尤其令人心烦的是,那些新楼开盘、名品收藏的手机短信,一天吱啦吱啦没个停。信息这玩意儿,你还拿他没辙,除非你不用手机。不是有句话给手机定位,说是你可以不听,但不能不看吗?还真是这么回事儿。不过,人家何不字大官人可没有说什么,不就是忙一点儿吗?不就是时间吗?挤挤就是了。有句话说什么来着?时间象海绵里的水,挤挤就有了。
偶尔有那么一天不忙的时候,何不字把来人捋了一捋,突然间发现了一个问题,来的人除了要字,竟然没有一个拜师学艺的。何不字好疑惑。他想啊,使劲儿想,想得脑袋瓜子都有点儿疼,似乎感觉到了一点儿什么,是什么呢?对了,人家这是不认可你。有那么一首打油诗,何不字耳耳影影听到一点儿:“同字诚可贵,同意价更高。不为成名故,谁去把心操!”这多少能说明一点儿问题吧!问题出在哪儿呢?对了,你何不字先生成了名,可没有真正成家!也就是说,你还没有真正融入到这个圈子里去。原因是什么呢?这得好好找找。象何不字这种身份名气的人,是不能问别人的,只能自己想,要不然还不得让人笑掉大牙!何不字思来想去,悟到了一点,从出名到现在,自己只有字,还没有一幅画面世。书画书画,两者虽然分了家,但还是一个爹娘养的。你可以在一个方面擅长一些,成就大一点儿,但不能只有字没有画,那样就好像是少了一条腿。到底是不是这回事儿?何不字只能先这样认为了。
有那么一段时间过后,人们突然在一个画展中发现了何不字大官人的画——一叶知秋。有人想捷足先登,把这幅画买下来,办展方告诉他,不管多少钱,人家何先生不卖。不仅是不卖,连我们主办方也不能留下,人家何先生要收回去。
这下又炸了锅了,何不字面前又像是走马灯一样,所有人都是一个腔调,就要这幅“一叶知秋”。好像是商量好了要给何大官人难为似的。
何不字又一次骑到老虎背上了。何不字难呐!单位里有工作,画画只能下班回到家里。何不字先生每天都是半宿半宿的画,可还是不行。要的人多呀,海了去了!何不字的老婆何太太心疼哪!
开始的时候,何太太站在边上看丈夫画画,看了半天看不懂,笑着说:“你这画的是什么呀?像个树桩子一样的戳戳在那儿!”何不字听了欣喜若狂,老婆都看明白了这是树桩子!可是轮到画那片叶子就不是那回事儿了,画了多少遍老婆都猜不出画的是什么。好不容易何太太看出是叶子来了,那功夫可吃大了。这不同于写字,那是老母鸡窝里拾鸡蛋,抬抬手就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好多人冲着这片叶子来了。人家说的有理,这片叶子似像不像,这叫真像。落叶似动非动,这叫灵动。只是苦了何不字,求的人太多,这片叶子却成了瓶颈把他卡在这儿。
何太太心疼丈夫,时不时地给何不字冲杯咖啡整点儿夜宵,等丈夫上班就给他整理整理画案。她见书案上“树桩子”一大摞,就是缺着那片树叶,心想着应该帮帮何不字,就琢磨出来一个主意。
院子里有棵“爬墙虎”,他看那上面的叶子和丈夫画上的差不多,出去摘了一把,回来后放到墨里一泡,像印刷一样印到了何不字画的那些“树桩子”旁边。何夫人早年刻过钢板油印过材料,这种事情算不得什么!
何不字先生见了这种叶子是什么反应,人家家里的事别人无从知道,反正这种画还真的出了何家的门了。
出了何家的门儿可不得了了,这回不是炸了锅,炸了什么不知道,反正像是冲击波,那威力,你听听这些词语吧,“精进”、“独到”、“全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何不字先生书画艺术的又一个里程碑。”
何不字是不是成为艺术家不太清楚。严小哥自从晋了职称,文章也明显有些减少,偶尔的倒是见过他说什么“何大师”来着,只是严小哥毕竟不是权威,这年头“大师”帽子满大街都是,原本就不值得认真。只是长空星主最近有点儿懒散,对何不字先生有点儿关注不足,只能说声对不起了。不过,有一种现象倒觉得应该说说,一旦说起何不字来,这座城市里书画两届的人集体失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