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学佛学感悟(2)

(2022-03-15 12:06:45)
标签:

佛学

知识

                                 修学佛学感悟(2)  

修学明暗、动静、通塞、恬变、离合、生灭不离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当初修学六根开合之时觉悟身心相隔不相离,了解眼能持光、耳能持声、鼻能持香、舌能持味、身能持触、意能持法则,如果逐一讲解,并且深入底缘,三千大千世界法则让我讲一辈子也讲不完,唯有自己思考入定修智慧,别人给你的终究有限,修积智慧也需要自己积累,当初发愿时我亦发下愿力要获得无上智、无等等智、佛智、如来智、出世智、出世间上上智、广智、深智、海智、如佛无异,智无尽愿无尽,修学如不发愿动力难以支撑,修精进波罗蜜如不发愿即便无法实现。眼能持光在现今知识中有漏洞;第一,眼能持光,持一种还是持多种、还是尽持、还是一切持、还是广持、还是深持、还是细持、还是粗持,眼只有一对,若持其中一个,即便无法兼顾其他,若不能兼顾其他,那么眼能持光即便从于心,眼持其中一个是属于心指挥了眼,眼是身体中的一个器官,支配权属于心,身随心转,身份改变,科学界并没有揭开其中的漏洞,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眼随心动,开闭随心,开开之时,眼与色尘合而生眼识,眼与色尘之间合的方式是什么?如果是色尘自动进入眼,那么就与心无关,与心无关身体将不受自己控制,不受控制的话那么只要在视力范围之内所有色尘都能进入,那我们的身体与扫描仪有什么区别呢?事实不是这样,只有自己想看什么才会与色尘结合,所以眼睛必定有一种运行方式才能与色尘结合,并且还要与色尘高度切合才能达到目的,因为一切生物的眼睛不尽相同,运行原理却相通。那么问题即便集中在运行方式上。为了揭开第二个问题,我可没少花费心思做实验。实验做出来了,海量的知识大门也就打开了。超越了现今科技的认知,同样是娱乐,娱乐知识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