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课题共成长
(2015-10-16 11:01:24)
标签:
教育感悟 |
分类: 博主笔耕 |
我与课题共成长
西安市东城第一中学 成依青
2014,这一年,我有幸 “摊”上了两个课题,一个市级的,一个省级的,原以为凭着自己以前做小课题的经验,再加上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积淀,做课题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只需要平时多付出点时间就可以。却不料,课题让我如此之“烦”,特别是省级课题的立项,真像一个难孕育的婴儿。
“烦恼”的开始
首先是选题的烦恼。急急忙忙接到通知,作为省级优秀教学能手,得成立教学能手工作站。工作站首要任务是做课题,而且题目自选。为了和我校的教学工作相结合,找主管领导商量,初步定为做有关“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可是,怎样命题?我用了一天的时间,在纸上写了诸多的名称,最后确定了。虽然辛苦了一番,但自己还是比较满意。不料,当我参加研修班带去交流时,却被专家否定了。说我立项太大,得三五年才能完成。好失落。回来后又重新梳理思路,缩小范围,立足于本学科,又是一番辛苦。
其次是选课题组成员的烦恼。对于文件精神理解不到位,就在本校选了九位同志,结果,也被否定了。开会回来又按文件要求重选人员,多亏进校米老师帮忙,才算按要求选好成员。不过,这些人相距太远,以后工作起来不方便,也是有点 “烦”。真正的“烦”在于研究的过程。平时工作比较忙,大多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教学和班级管理方面,根本抽不出时间静下心来搞教学研究。“万事开头难”。两个课题,如何安排,如何规划,如何分工,如何启动,让我思考计划了好久。
徘徊中成长
课题研究做了一段时间,总感觉力不从心。我们的课题总是为了完成阶段性任务而进行,总有一种被牵着鼻子走的牵强之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课题研究变成了“八股文”。什么国内外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什么研究方法,什么研究步骤,什么研究成果,是否都千篇一律。一度,我陷入了做课题的迷茫之中。
经过参加研修培训和与一些专家的交流,我才明白,我们的课题,就是研究我们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问题即课题。我们的研究也许是一个小的教学反思,一个小的论文,一篇偶然的心得,一次课堂教学的片段。。。。。。我们教学面对的是自己的学生,只有深入研究自己的学生,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相应的措施,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使得我们的研究发挥实用价值。
当然,我们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实践层面,我们需要理论支撑,我们更应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底蕴和专业视野。作为一线教师,除了每天忙于繁重的日常教学事务,还要静下心来去看一些系统的相关书籍。偶尔上网浏览,但网上的东西鱼目混杂,很难甄辩出需要的东西。有时候想写一些东西,结果,网上一搜,自己的观点就被扰乱了,写出的东西总是感觉在重复别人的,很不舒心。
我们的课题研究,怎样才能真正属于我们自己,这是我头疼的事情。如果不按部就班进行,也许最终的结果很糟糕。如果人云亦云,自己就是被动地去为了研究而研究,研究大多是脱离了自己课堂的“伪研究”,根本就没有去研究如何解决自己课堂需要解决的问题,臆想的解决办法并没有让自己课堂鲜活、生动和高效,一年又一年,课堂还是在原地踏步走,这样做课题,又有何意义?
一度,课题成了我的“心头之患”,是我日日思考的主要问题。一直鼓励自己乐于研究,但做着做着,就不那么释然了,只能按照要求且行且思考,极力而为了,我想,只要用心,做属于自己的东西,做好过程与积累,又会担心什么结果呢。
我现在能坚持作为的就是对教学过程等进行回顾、梳理,积极探索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学着用研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通过研究培养自己的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有问题,要着手解决,坚持写教育随笔反思和教学论文,让研究成为我的工作常态。
平实的收获
参与课题研究最大的收获在于:使我学会关注一些教育现象,思考一些教育问题,在试图寻求最佳解决途径的过程中,我也学会做些鉴别、比较、权衡。这样做的结果,使我养成了及时反思、及时总结的习惯。勤于动笔写因之成为一种需要。这种变化对于一个教物理的老师来说,是一个质的蜕变。使得我经常对于课堂教学的设计、对于教育方式的选择,都会在心里反复掂量,究竟哪些是成功的,哪些尚需改进、如何改进,然后认认真真写进自己的教学日志和教学反思中。每天,在自己的教育世界里或读或写,且行且思,少了喧嚣、浮躁,多了宁静、美好。送走每一个沉甸甸的日子,我都会感到充实而快乐!
现在,依靠课题研究这件事,坚持写教学反思,及时反思自己的课堂,这让我“发现”了自己“遇到的问题”,也在尝试想办法解决问题,虽然,现在对我来说,问题仍比办法多,办法仍比困难弱,但是,对课题研究来说,问题即课题,问题意识是研究的前提,我想:我已真正走近了课题研究!
时至今日,我主持的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小课题《中学物理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研究》于2014年12月合格结题;我主持的教学能工作站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物理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究》于2014年12月顺利通过答辩,专家组评议和鉴定验收,合格结题。课题研究过程中所写的论文《分层教学的困惑》发表于《现代教师教学研究杂志》;论文《浅谈高中物理分层教学实施的可行性》和《以导学案为载体的高中物理分层式课堂教学模式》被推荐到西安市教育局参加论文交流与评比,并获得二等奖。我深知这些成绩的背后,是课题研究赋予我力量,因为它提高了我的专业技能,改变了我的工作状态,丰富了我的教育思想,充实了我的教育人生。
现在,对于课题,我不那么“烦”了。用我自己的话来说,我把做课题比喻为做饭。每每在做饭时,不知道做什么,可是,进了厨房,面对食材,进行搭配,加工,处理,有时做出来的饭菜也香味十足。我
如今,省级学带的课题研究依然在进行,我继续在成长。课题之路漫漫兮,我还需更努力。

加载中…